騰訊在前世真正崛起,其實正是“3q大戰”之後,實行開放平臺戰略。
2011年騰訊合作夥伴大會第一次舉行,兩年間對開發者分出去的收入總量是30億元。這花費了開放平臺22個月。而騰訊從創立到達到30億的年收入規模總共用了8年96個月)的時間。這說明開放的力量有多強大。
透過開放各種api介面,讓大量的中小開發者和遊戲、應用能夠透過qq進行登陸,從而使得大半個網際網路的中小公司成為了依附於騰訊平臺的合作者,不僅一舉改變了騰訊一向以來“抄抄抄”和“壟斷”的形象,更使得騰訊平臺上使用者能夠獲得更多的産品服務和應用。
<101nove.時代後期,一騎絕塵的真正原因。
正所謂得道多助。
現在ff和qq的這種互通,雖然與後世的騰訊開放戰略不太相通,但從業務角度,卻是類似的。
不同的是,ff獲得的不僅僅是介面,還有qq使用者的賬號資料,雙方的資料庫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共享。
……
2005年1月1日,風行線上與騰訊控股聯合發布公告。
從即日起,雙方的使用者賬號實現互聯互通,使用者可以透過qq賬號、ff賬號,登陸風行旗下、騰訊旗下的所有産品和服務。此舉將覆蓋超過雙方超過5億註冊使用者,為全中國的網際網路使用者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和優質的內容産品。
雙方相信,這次的賬號互通合作,是風行和騰訊兩家網際網路公司在各自優勢領域的互補,也體現了網際網路所注重的”連線人與人的溝通,連線人與資訊、內容“的本質,透過此次互通合作,風行將與騰訊共同努力,全方位滿足使用者線上生活不同層次的需求,為使用者提供資訊、通訊、娛樂、商務等多元化的服務,打造中國網際網路使用者的“一站式線上生活”。
這個訊息一經公佈,自然在網際網路行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實際上,大家在風行收購騰訊後,也預料到會有這種可能性,但畢竟qq的使用者屬於騰訊的命根子,本以為騰訊會抵抗一段時間,沒想到這麼快,風行就已經說服了騰訊管理層。
如今qq和ff是國內即時通訊領域內排名第一、第二的兩大軟體,兩者合起來的註冊使用者超過5億,它們彼此之間實現互通,對其他即時通訊産品而言,無疑是晴天霹靂。
一時間江湖風波驟起,各家公司紛紛做出反應。
時任雅虎中國總經理的周鴻禕提出“正在致力於推動雅虎通和sn的互聯互通”。
網易丁三石也提出“網易泡泡願意與sn、雅虎通等即時通訊産品就彼此之間的互聯互通合作,展開談判。”
to王雷雷也對外界媒體表示:“不排除skype和其他即時通訊産品實現互聯互通的可能性”
…………
對這些競爭對手的激烈反應,林風一笑置之。
互聯互通可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這牽扯到巨大的利益分配,和背後的核心使用者資料共享。
這些公司做出這樣的決定,並不是出於業務需要的考慮,而是單純為了對抗ff和qq的聯合。
可他們既沒有象風行和騰訊這樣的股權關系,又不具備在業務上的互補性。
盲目的提出互通,最後只會陷於彼此之間的扯皮和博弈之中。
不足為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