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大量的篇幅,都是對市場競品的分析,對行業的思考和展望。
張小龍從早年做foxai郵箱開始,就在做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事情,現在又被林風委以重任,負責ff的産品開發和運營,他說,我相信,每一個不善溝通的孩子,都有強大的幫助別人溝通的內在力量。
雖然有了林風的賞識,張小龍沒有經歷前世剛進入騰訊的失意和蟄伏,但之前做foxai的三年、在博大沉寂的五年,他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孤獨、痛苦和思考。
而這些思考,在接手了ff語音之後,就有了他對産品的更多靈感和創意。
他想到了自己大學時代失敗的社交經歷,在那個男女生比例高達7比1的工科院校裡,他和室友們苦悶不已。
張小龍透過自己的孤獨,感同身受地抓住了大多數人內心深處的孤獨。他想到透過陌生人交友迎合大眾需求,而他曾經幻想的對孤獨者最喜歡的溝通方式和物件,就是“在喜歡的事情上,找到和自己一樣的人”。
ff的遊戲語音功能或許是工具性的,而音樂翻唱的功能,則是典型的社交性的。
他說,之前自己更關注技術,接手了ff之後,他仔細研究了這種通訊軟體的本質,研究使用軟體的使用者心理,這才發現,人性需求才是這類通訊産品的內在核哲學和核心。
這些話,也給了下面坐著的馬化騰更多的啟發。
張小龍第一個上場,他的高度也給其他人有了一個參考和定位。
ff是公司目前在主推的核心産品,而且和其他各部門的業務整合也最多,張小龍講完之後,大家紛紛發言提問,就如何在ff上更好的展現相關的內容業務,如何使得使用者在ff平臺能夠便捷的一站式使用各項服務,如何形成使用者使用的鏈條,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比如徐波就提出,可以在ff使用者的資料介面上,展現使用者在遊戲中的職業、id和等級,這也是一種身份的炫耀,有利於讓使用者找到同類愛好和玩遊戲的夥伴。
周亞平就提出,可以在ff的使用者頭像展示正在聽的音樂,這樣使用者的朋友也能同時去聽,這種分享有助於歌曲的推廣等等。
氣氛之熱烈,讓馬化騰也忍不住提了個問題。
“aen,你認為ff和qq是競爭,還是互補?如果進行業務互通,利弊在哪裡?”
“pony,關於這點,我借用老闆的原話吧……,qq是有著社交基因的即時通訊産品,它滿足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日常溝通與交流。ff是有著娛樂基因的即時通訊産品,它滿足的是使用者的愛好和尋找同類的需求。表面看雖然都是即時通訊産品,但實質上,並不構成競爭,當人們想找朋友聊天時,會上qq,當人們想一起玩遊戲、一起唱歌聽歌時,會上ff。它們有著很強的互補性。我認為,如果能夠進行業務互動,利大於弊。”
馬化騰默默的點了點頭。
不過他內心的震撼,並不在於張小龍和ff。
而是環顧四周,他才發現,風行的管理團隊,是一支非常恐怖的精英團隊。
幾乎彙聚了國內最好的一批程式設計師、遊戲製作人、創業者。
林風一個人,再天才也不可怕。
可怕的是,風行這個團隊。
團隊的力量,才是一家公司真正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