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廣告就必須要建立入口網站啊……
林風有點猶豫,要不要做門戶呢?
這涉及到他對風行和騰訊兩家公司的不同佈局。
本來他的規劃裡,讓騰訊按照前世的發展軌跡,門戶、搜尋、電商全面去發展,四面大打出手,做網際網路行業裡的“公敵”,吸引全行業的目光。
風行則全力去開拓面向未來的泛娛樂平臺,把騰訊前世最得意的互動娛樂板塊切下來,利用qq和ff兩大通訊軟體,聚集最龐大的使用者群,全力主攻遊戲、影視影片、音樂、直播等賺錢的娛樂內容專案。
另外則面向未來,佈局移動網際網路、智慧手機。
蘋果憑借iphone、ipad等智慧硬體産品,成為全世界最賺錢的it公司。充分證明智慧手機是一座金礦。
這也是林風為風行尋找到的,除了遊戲收入之外的另一個收入支柱。
只是從時間節點上看,在這一塊上,前期還需要大量的技術儲備和等待期,這段時間都是投入期,晶片、螢幕、作業系統、硬體代工,都要花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準備。
林風知道,需要一直等到2009年之後,3g牌照發放,iphone上市,才是智慧手機産業的爆發期。
光靠網路遊戲的收入,撐過這幾年?
林風心裡有點不踏實。
必須為風行找到新的收入增長點,才能降低經營風險!
至於資金方面……
夢龍的股票不能再拋售了,他必須維持第一大股東的身份,才能在未來的私有化過程中掌握主動。
只能另外想辦法。
一方面可以讓李夢媛利用資本運作,透過發債、短期融資等資金組合,來改善風行公司的財務資金結構。
一方面,林風準備施展重生人士的終極大法,利用記憶,短期投資優質創業公司,來套現大量資金。
比如明年就可以從yspace上面套現出1.74億美元,接下來就可以投資tube,再過一年再套現……
…………
回到公司,坐在辦公室裡,一邊喝茶,林風一邊繼續思索。
看來今年風行應該把步伐緩一緩了。
上半年風行太折騰了:收購浩方、邊鋒、起點、騰訊;推出核心業務ff語音;在滬上建立分部和研發中心,代理《魔獸世界》、投資矽谷研究院……,馬上還要還是籌備建立自己的資料中心,幾乎是馬不停蹄的在佈局。
現在需要的,應該是沉下來,整合內部,苦練內功。
收購的公司怎麼整合進風行體系中,雙方的業務對接,技術對接,使用者資料和服務的最佳化,人員的調配,資源和推廣的調撥。
尤其是和騰訊的對接,最核心的使用者賬號打通,還需要在騰訊董事會裡做大量工作來說服馬化騰等人。
ff和qq怎麼協同,也是一個非常細致和複雜的過程。不光是技術層面,還在人員和業務層面。
只有先將這些收購和佈局都消化了,形成全新的、整合一致的、有戰鬥力的風行。
才是林風繼續開始下一步帝國征程的時刻!
2004年,是中國網際網路歷史上承前啟後的一年。
這一年從年初開始到年尾的十多家網際網路公司海外上市,宣告了中國網際網路的泡沫期終於過去,煥發了全新的青春。
到了2005年,就是以eb2.0、社交網路和部落格為代表的第二波網際網路浪潮興起;以周鴻禕的奇虎360、莊辰超的去哪兒、楊浩湧的趕集網、姚勁波的58同城、王微的土豆網、王興的校內網、楊勃的豆瓣等一大批“05級畢業生”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新興群體人物,集體亮相中國網際網路舞臺的歷史性年份了!
到那時,才是林風開始新一輪佈局的時機。
接下來的這半年,風行應該蟄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