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娛樂作為頂級遊戲開發公司,在全球遊戲界和玩家心中有著卓越口碑,《魔獸世界》又是其精心打造,秘密研發多年的第一款網遊,在2001年9月,暴雪第一次在歐洲規模最大的電子娛樂展——ects歐洲電腦商貿展覽會)公佈其存在時,就引起了全球熱議。
而暴雪娛樂創始人之一、副總裁比爾.羅帕bi03年3月的首次訪華,也正式掀開了對《魔獸世界》中國代理權的爭奪。
當時,參加代理權爭奪的公司有:盛大,九城,奧美,歡樂數碼公司,天圖科技有限公司,光通等數十家代理商。可以說幾乎大部分遊戲公司都參與了爭奪。
但暴雪對魔獸世界的代理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條件,在多方爭奪下,代理費也一漲再漲,從最初的百萬美元級別,很快攀升到千萬美元級別。
再看看暴雪提出的代理商要求:
1、要有獨立電信級機房,骨幹網直接線路。
2、機房內不得放置其他遊戲或服務用伺服器。
臺gaeserver和1臺naserver組成,中國地區擬搭建25組伺服器,每組伺服器支援6000人線上,保證伺服器平均70線上負荷。
<101nove.pu等級伺服器。
5、databaseserver運營商無權獲得管理許可權並修改其資料。
同時,暴雪還對代理公司的要求nas磁碟振列庫完全封閉,不得有人接觸,網路攝相機監控,代理商無法修改資料庫,系統記錄每一個命令,安全防範十分高。
伺服器必須是運營商完全獨有,不允許和其他公司等有合作關系,也就是說伺服器問題必須要運營商自己解決。而一般的網路遊戲運營公司代理的遊戲這方面就沒有這方面的要求,也可以修改資料庫。
這些嚴格的條件和天價代理費用,使眾多廠商望而退步,一些實力較弱的小遊戲公司率先出局。
到了2003年底時,爭奪代理權的公司只剩下九城、盛大、奧美電子暴雪在華總代理,一直代理暗黑2,魔獸爭霸,星際爭霸等單機遊戲)。
而這其中,盛大本來是《魔獸世界》網路版代理權爭奪戰中最具競爭力的一個,暴雪也看重了盛大的資源和實力,然而最後的盛大卻不戰而降,退出了爭奪,對此陳天橋給出的解釋也頗具個人色彩:“這個遊戲幾百萬美元的代理費是值得的,但是到了1000萬美元就不對了。”……
當時盛大進行了測算,《傳奇》每月包月費用是35元,九城《奇跡》每月包月費是45元,分析《魔獸》的合理收費標準應在每月包月費用是70元左右,代理權價格因而也在百萬美元區間,否則,盈利的可能會大大降低。
但現在由於多家暗鬥,代理價被傳哄抬到上千萬美元天價。這筆生意幾乎沒有做的可能。
事後再看,這顯然是陳天橋的一次戰略失誤。
眼看著最後剩下的競爭者中,奧美也因為《孔雀王》的敗績被排除,就剩下九城希望最大了。
這時開始,雙方也進入了正式的談判過程,前前後後經過了5輪談判……。
認識到九城對《魔獸世界》非常渴望的態度,暴雪提出的條件再度漲價了:九城需要先支付300萬美元授權費,隨後在遊戲正式收費之前,必須再支出680萬美元用於某些特定活動,四年的版稅總額約5100萬美元的市場推廣費用。
可以說,按照這個代理價格,運營《魔獸世界》4年,九城的運營成本不會低於6億人民幣,四年分攤下來,每天的成本大約40萬人民幣,如果按照遊戲充值卡分銷渠道折扣為7折來計算,第九城市每天至少銷售價值60萬人民幣的遊戲充值卡,才能不賠錢。再加上支付暴雪22的銷售分成和九城自身的日常開銷,分攤到四年的時間,《魔獸世界》的運營成本遠遠超過每天60萬人民幣。
而九城在2004年融資數額僅為1.03億美元,如此龐大的運營成本對於九城來說,基本上是拼盡了身家性命。成則撥雲見日,敗則翻身無門。
九城的老闆朱駿當然壓力巨大。
雖然他“賭性”很重,但既然此時九城已經是暴雪唯一的選擇,他還是希望再壓一下價格。
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風行忽然加入了戰團!
風行線上這個不速之客的出現,令暴雪娛樂及其母公司維旺迪環球遊戲vivendiuniversagaes)大喜過望。
論公司實力,風行背景深厚,其控股大股東林風還是另外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人,號稱中國最年輕的億萬富豪。
論業務能力,風行旗下運營有多款在中國領先的網路遊戲,運營經驗豐富,研發能力突出,營收規模上也比九城要大的多。
論誠意,風行一口答應了暴雪提出的所有的苛刻條件,對於暴雪提出的代理費價格,也毫不猶豫的一口答應!
這態度也比九城痛快多了!
當然,這也是風行財大氣粗,同時也得到林風的指示,對《魔獸世界》志在必得。
暴雪娛樂立刻表示了歡迎的態度,並與風行展開了正式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