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一般而言,大股東增資對於小股東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鬱悶的事。
如果不跟著增資,就要被稀釋股權,如果跟著增資,不斷增加資金投入,也只能維持所佔的股權份額不變。
至此,林風早早將夢龍推上市的目的,大家也清楚了。
他就是希望用夢龍上市所套現的資金,來保證自己在風行公司的股權份額!
…………
一般的網際網路公司,如果想要高速發展,都會進行多輪的融資,以獲得充足的資金。
在林風前世時,網際網路bat三大巨頭莫不如此。
百度,2000年2月獲得了120萬美元第一輪融資;9月獲得了第二次融資,由dfj和idg投資1000萬美元;2004年又獲得包括goog0萬美元融資。
百度上市時,李彥宏所持股份僅為22.9。
騰訊,2000年拿到了idg、盈科各110萬美元的融資,恰好度過了網際網路泡沫時期,之後在ih部分股份,到上市時,管理層與ih各持有50。
騰訊上市後,馬化騰持股份額僅為14.43。
阿裡則更誇張了。
其融資歷史在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中絕對算是個奇葩。至今仍保持著多項融資紀錄有待打破:
融資時間跨度最長。前後長達15年之久;融資金額最大。從1999年開始,阿裡巴巴累計獲得融資金額達到75.5億美元。<101nove.pe機構眾多。前後參與阿裡巴巴融資的vcpe機構超過20家。
1999年阿裡巴巴獲得500萬美金的第一輪投資,由高盛牽頭,聯合美國、亞洲、歐洲的投資機構,包括新加坡彙亞transpapita)、瑞典investorab和新加坡政府科技發展基金。
2000年,馬雲為阿裡巴巴引進第二輪2500萬美元,軟銀領投2000萬美金,富達、彙亞資金、tdf、investorab、日本亞洲投資公司等跟投500萬美元。
2004年,阿裡巴巴第三輪融資8200萬美元,成為當時中國網際網路歷史上融到的最大一筆資金。軟銀牽頭出資6000萬美元,其餘2200萬美金由富達、tdf和ggv出資。
到2005年,雅虎入股阿裡巴巴,vcpe基金開始大規模退出。當時,雅虎以10億美元現金、雅虎中國的所有業務、雅虎品牌及技術在中國的使用權,換取阿裡巴巴集團40股份及35的投票權。
2007年阿裡旗下b2b業務在港上市,算是前期投資人和管理層的第一次套現。
到2014年阿裡再次在紐交所上市,其中又經過了兩輪pe融資。
上市後,馬雲所持有股份僅為7.8。
…………
所以網上一直有人吐槽,bat實際上都是在給國外資本打工的。這話倒也不算錯。
雖然從公司控制權來看,三人都還是牢牢控制著公司,但實際上因為持股比例底,必然是受到大股東的掣肘的。
阿裡和雅虎多年的相愛相殺就是明顯的例子。
前車之鑒,林風不能不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