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眾人的心思,林風懶得細想。
如果他們開口,能幫則幫,對現在的他而言,都是小事。
席間頊事不表。
第二天,眾人陪同林風開車遠驅市北郊幾十裡外,一處風景不錯的山頂,為姥爺上墳燒紙。
林風從小跟著姥爺姥姥長大,因為趙家有一大家子人口,平時掌家的姥姥素來嚴厲,而姥爺則對他更為慈祥,平時他在家裡調皮搗蛋了也不訓斥他,反而給他講故事。
姥爺喜歡看體育節目,從足球、籃球、排球都愛看,記得94年世界盃決賽,林風陪著姥爺熬夜看到天色大亮,最後點球決出勝負後,巴喬那憂鬱的背影,和姥爺早上為他炒了盤熱騰騰的炒麵,都令他記憶猶新。
每到林風放假時,姥爺都會親自接送林風,雖然是司機開車,但坐在當時的吉普車一路顛簸走兩天的時間,也非常辛苦。
姥爺不光是接送林風,也是順便去看大女兒,每次都隨車帶兩大筐蘋果,因為趙婉茹愛吃。
這一切都給兒時的林風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可惜姥爺去世時,林風正準備高考,聽到這個訊息,當時的林風居然奇怪的沒有哭,雖然他知道應該哭……。
此時也算榮歸,暗暗告誦姥爺,外孫現在有了一點成績,沒有讓您失望……。看著墓碑上姥爺照片中的笑容,林風忽然憶起很多深藏在記憶中的兒時與姥爺說話的片段畫面,重生回來後,這些記憶反而更加清晰……。
不禁潸然淚下。
…………
林風的行程安排很緊,隨後並沒有在市裡過多停留。
他還要繼續下鄉,去林衛東,也是他自己真正的老家,看望奶奶。
林風的爺爺也已經去世了,巧合的是,爺爺和姥爺都是林風高考那年,同一年先後走的。
林衛東的老家在天水下面的麥積東部社棠鎮三岔鄉王家村。
聽名字就知道是多麼偏僻的小山村了。
聽說林風要下鄉,無論如何市政府也要派一輛警車跟隨,林風也懶得再交涉,跟就跟吧。
從天水開車,沿著顛簸的山路繞來繞去,整整走了3個多小時,才來到了王家村外。
這裡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很少會有車輛來到,看到林風一行的車隊,正在村口堆積穀物的草場上玩耍的孩子們,烏泱泱跑過來一片。
緊跟著從村口走出一群人來,原來包括麥積的區領導、社棠鎮長、鄉長一堆人都已經得到訊息,趕到王家村等候。
林風對此也是無奈,之前哪會知道自己回一趟老家,居然會讓當地政府有這麼大的反應?
他還是小看了地方政府對他這個新鮮出爐的億萬富豪的重視程度。
既然叫王家村,村裡的村民自然大多姓王。
林家在王家村也不是老戶,據說當年林風爺爺兄弟三人,在三幾年的時候,為了逃避戰亂,從南方一路逃到這裡,看這裡偏僻安寧,這才落戶在此。
如今快70年過去了,三兄弟各自繁衍下來,都有一大堆子女,除了外出和遠嫁的,如今留在村裡的林姓親戚,也有十幾戶人家了。
林風沒有急著進村,他走了兩步,望向村外瓜地不遠處的渭河,河對岸高聳起的路堤,就是一條鐵路。
其實王家村的交通並沒有看起來那麼惡劣,如果村口的河邊能有座橋,過了橋不遠處就是火車站,雖然是支線鐵路,但無論是向西去天水,還是向東南去寶雞,都非常便利。
林風記得小時候,曾經有過一座木頭搭建的簡陋的便橋,後來聽說是渭河發大水,給沖沒了。
村裡窮,沒有修橋的錢,後來想了個辦法,利用地勢的高低差,在河兩岸各樹了一根石頭柱子,連上鐵索。
每當有人走鐵路來村子,下了火車後,村裡人去接,都是拿著滑輪和繩索掛在身上,拉著鐵索過河,然後接到人後,把滑輪繩索綁好,一路滑過河去。
林風小時候回來家,就被叔叔們這樣接過幾次。
小時候林風還覺得刺激好玩,長大回想,才發現這樣有多危險……。
畢竟不是遊樂場裡那種經過嚴格測試和材料的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