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振看著礦洞入口,卻沒有立刻行動。
反而,他從容不迫的放下揹包,將安德那裡得到地圖拿了出來,仔細的檢視了起來。
礦洞裡的狗頭人部族數量很多,而且有組織,如果視作一個整體來看的話,絕對實力遠超於他,是不可能正面吃下來的。
想要贏,最好分化這些怪物,一點點吃掉。
最好利用一下地形,必須先研究好地形。
奪取紅石鎮礦洞,無疑是一場真正的戰爭。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而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對地形的瞭解。
而孫子兵法之中,甚至有專門的一篇叫《地形篇》,講的就是關於瞭解作戰的各種地形的事。
方振很清楚真人下副本的風險,就一條命,不可馬虎,地形一定要看清楚。
其實最合理的方法,是火攻,或者用煙燻。
可安德說,在礦洞的深處有一條地下河,並且礦洞內有多處通風口,火攻不太合適,煙霧飄進去很快就會從裡面的通風洞吹散迴圈出去。
火攻不行,就只能自身進礦洞了。
方振展開地圖,仔細觀察,同時在頭腦之中構思可行而且合理的作戰計劃。
地圖上,是礦洞的內部結構圖。
從地圖上看,礦洞的內部結構,有點像是一塊不規則生長的大塊生薑,分成幾個部分。
進入礦洞入口,先是有一條不算長的甬路,走過甬路後,會來到一個相對寬闊的空間。
在這裡,道路分成了兩個方向。
一條甬路是向左側,曲折前進一段後,會進入一個礦洞空間,這裡還有鐵礦石,是一個封閉的,相對較大的空間,而這就是這條路線的盡頭了。
如果透過甬路返回到分叉口,那裡還有一條向礦洞右側的甬路,走過一段距離,在礦洞的這一側有一個很大的採礦空間,這裡礦石相對豐富,也是礦洞內部最大的一個礦場。
最大的礦場後,只有一條路,繼續前行的話,會進入一個次大的空間,這裡也出產鐵礦,在地圖上標記鐵礦的質地比前面兩個礦洞好,而且從這裡開始,就偶爾能挖出硃砂原礦了。
這裡繼續向裡面,是這條路線上的第三個容納人挖礦的礦洞空間,這裡有一個斷層,有木梯和繩索可以下到地下空間,那裡則是新發現的礦脈,可以叫做地下二層礦洞,空間不算大,沒有完全開發出來。
方振看過地圖後,默默的給地圖上出現的地形起了各自的名字。
透過入口甬路進入的第一個礦洞空間,就叫礦洞大廳吧,這裡沒什麼礦石,都挖光了,就是一個空曠的空間。
左側的甬路通往的封閉的礦洞,叫它礦洞甲。
礦洞大廳右側連續有三個礦洞空間相連,就依次叫礦洞乙,礦洞丙,礦洞丁。
礦洞丁,就是最裡面的二層礦洞,也是在紅石鎮打探出來,狗頭人首領所在的位置。
方振將地圖上出現的一些關鍵位置,都起了名字。
將地圖‘個性化’的標記並梳理清楚後,方振看著地圖,謀劃起了作戰計劃。
心中很快也產生了思路。
看地圖,進入礦洞後,他會先透過甬路來到礦洞大廳,那裡估計遇到狗頭人的機率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