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過幾天就回來。“唐堇寬慰著他,不放心地再三囑咐:”不許欺負小齊,不許欺負恆儉……自己也好好保重。“最後一句聲音低得都不能再低,說完連頭也低了下去。
完顏亮這才緩緩松開手,彎下了腰笑嘻嘻地去看他微紅的臉:”朕等你。“
看著皇帝的笑臉,眾人才舒了一口氣,再站下去就快成石像了都。
唐氏的家鄉是一個江南的小鎮,雖自從封相後就久居京城,但是歷代先祖除賢相唐明持隨葬先帝身側外,其他均歸葬於故裡。
供桌上上下幾層列滿了祖先靈位,燃起兩支紅燭,再點三炷清香奉於臺前。屋外的春光照不進來,昏暗而寂靜的祠堂內清煙嫋嫋,跳動的火光讓牌位上的字跡也變得時而清晰時而模糊。
母親喃喃地念著經文。低下頭,膝下的青石板磚也是四四方方沒有半點偏斜,只有格窗邊的細小微塵在金色的光芒裡舞動。
跪倒在案前,不一會兒就開始走神,宮裡怎麼樣了?那個誰有沒有好好上早朝,是不是又興致勃勃地伸長了脖子看群臣吵架?該用午膳了吧?總愛拉著他一起吃,才吃了一半就硬拗過他的手,湊上來吃他筷上吃剩下的,笑彎了一雙鳳眼看他窘迫的樣子。奏摺有沒有好好看,還是又拖著小齊他們去逛禦花園了?
快入夏了,禦花園裡的白蓮花該開了吧?清香娉婷,說不出是如何的絕代風姿,每年夏天都會在邊上看很久。探身採一朵捧到他手中,不知是因為蓮的心香還是他的指尖,人就傻了,水中倒影裡,兩張臉賽過了紅蓮花……
衣襟裡收著他方才收到的信,他一早差人快馬加鞭送來的:”唐堇,今天的早朝朕沒有遲到。黃閣老那邊來摺子了,他說月氏族長同意把公主嫁給朕。朕覺得讓他在那邊養老也挺好的,不用回來了。小齊說公主一定很美,恆儉說公主的嫁妝一定很多,大臣們都跪下來恭喜朕。現在他們都在大殿裡抄《帝策》。陳大人和周大人吵起來了,朕看了會兒覺得很沒意思。你不在,早朝就一點意思都沒有了。“
原來一不小心已經把信背了下來,嘴角彎彎地勾起來,心裡溢滿了柔情。低著頭看擦得很幹淨的青石板磚,看到一雙眉梢微微上挑的鳳眼,眸光炯炯,笑得很無賴,眼神卻很正經。
老夫人忽然回過了身問他:”在想什麼?“
”……“彷彿幹了壞事被抓個正著,一時支吾著答不上來。
老夫人沒有再說話,繼續回過頭念起了經文。梵音過耳,淨的是誰的心?
午後有本州太守、縣令、鄉紳及鄉鄰們來訪,陪著笑臉一一招待著。誰笑著說:”唐大人年紀不小了,也該成個家了。“誰又瞧著誰家的小姐意有所指:”張員外家的小姐也還沒出閣呢。“更有人拉著他壓低了嗓子道:”小女的畫像承蒙皇恩也被送進了宮,下官一直疏於管教,今後還請唐相多多擔待。“……心不在焉地答幾句,其他全交給了母親來應酬。
這時候他在幹什麼?奏摺看完了沒有?有沒有去欺負齊嘉和恆儉?太後又讓他看畫像了吧?可曾驚豔於哪家小姐的美貌?還是守著一池未開的白蓮發呆?又寫信來了,不知道寫了些什麼……
唐老夫人問他:”你覺得張家小姐如何?“
迷茫著臉勉強敷衍了兩句。合上房門就迫不及待地拆開宮裡剛送來的信件:”唐堇,朕有看奏摺,剛好方大人來了,朕就讓他和朕一起看。後來皇叔也來了,朕就和皇叔聊天,方大人繼續看摺子,皇叔的臉色很不好。
禦花園裡的白蓮花快開了,好像等不及你回來了,朕已經讓小齊和恆儉去想辦法了,一定要等到你回來才能讓蓮花開花。一個人站在蓮池邊上心裡不好受,沒什麼好看的,朕等著和你一起賞蓮。快回來吧,等蓮花開了你還沒來,朕就打算把小齊和恆儉調到北邊支援秦元帥去。“
果然又拿小齊和恆儉撒氣,臉上卻笑開了,望窗外,落花滿架,楊柳依依,一對黃鸝在枝頭”啾啾“唱著。把平安結和信紙擺在一起,彎著眉眼發呆,才幾天,就魂不守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