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水域十萬水軍作亂,誅!”
“酉水域五萬妖魔作亂,斬!”
“未水域仙妖八萬聯軍作亂,殺!”
……
灌江口初定考察,申水域等水君暴斃,在南海引發軒然大波,待訊息傳回去之後,諸水域震盪。
諸水域生靈既忿怒又惶恐,最終掀起動亂,公然反抗紀仁的統治,戰火紛飛。
但在紀仁親自領軍趕赴水域,強勢鎮壓之後,這接連的動亂在南海史書上也就是留下這麼幾句話罷了。
親自率領梅山六兄弟和一千兩百草頭神的紀仁,在南海之上,幾乎無敵。
縱千軍萬馬,也不過是一個字,殺。
強勢衝穿敵軍中軍,奔襲千萬裡不過等閒事,直殺得南海血流萬萬裡,南海動盪,最後觀音菩薩親自出手,這才將紀仁勉強勸住,避免事態的進一步升級。
只是到底殺戮太多,幾個水域水官嚴重短缺,從其餘各地調來也來不及,所以紀仁在當地寒門小族當中篩選合適的水神,當地進行科舉考試。
其餘水君除了極少數隱隱有不祥的預感之外,大多數見紀仁的注意力都在這幾個水域上,心裡反而大大地鬆了口氣,有這麼幾個水域拖住紀仁,那紀仁的注意力暫時不會在他們身上了,能混一天是一天。
就這樣,南海一眾水君安然無恙地活了五十年,只是對紀仁的敬畏越來越濃。
沒辦法,在自家水域之中,天天聽到紀仁殺戮的訊息。
不過,若就保持如此現狀,大家覺得似乎也沒什麼不好。
官員考察就考察嘛,水官們能力優秀些,品德高尚些,也沒什麼不好。
然而就在這時候,紀仁再度有了動作,主張純粹察舉不可,改單獨察舉為科舉、察舉並重,又是一片譁然。
雖說現在是科舉、察舉並重,但你在察舉之外開個科舉,這意圖還不明顯嗎?
如果這時候還不動作,再等紀仁圖窮匕見,那不是找死嗎?
但看著申水域那一片紅色,一眾水君還是遲疑了。
當察舉和科舉並行,他們的特權便會被一步步削弱,理當反抗,但面對那傢伙,怎麼反抗?
上層集體沉默,但下層依舊在鬧。
大家承認紀仁很強,你來取代南海龍王,沒有問題。
反正大家都是做臣子的,但你要改制度,這不行。
於是,又一輪造反開始,聲勢浩大,轟轟烈烈,眨眼間,遍及南海五域,戰火延綿億萬裡。
紀仁和周寬分別領軍出征,然後七個月平定,在史書上留下“七月破之,族滅”這麼簡單的幾個字。
接著更改制度,確立紀仁威嚴,又是整整三十年。
諸葛清嵐掌握南海,成為南海實際上的掌權者。
紀仁則成為南海眾多水族心中至高無上的信仰。
單單在南海這一塊兒,南海生靈對他的信仰幾乎不弱於觀音菩薩。
而觀音菩薩信仰能和紀仁抗衡,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觀音菩薩是紀仁師伯,信徒們覺得沒有必要因為這個產生爭執,一起尊崇。
不知不覺間,迴歸南海便已是百年。
灌江口密室之中,紀仁雙腿盤坐,五心朝上,身後一尊九丈高的神明法相虛影浮現,源源不斷的靈氣從四面八方湧動而來,注入紀仁體內,化作濃霧。
神明法相之上,祥雲湧動,祥雲之上,兩朵三紋道花迎風招展,甚是玄妙,而在它們旁邊還有一朵半虛半實的花朵,道韻流轉,異香撲鼻,好似隨時都會由虛轉實。
紀仁運轉八九玄功,不知過了多久,萬千靈氣嗡鳴,共同凝聚出第三朵道花來,而隨著第三朵道花的凝聚,一股狂暴得好似要毀天滅地般的力量猛地在紀仁身上爆發出來。
下一刻,紀仁身後二郎神法相越發英武,傲氣凌雲,氣沖斗牛,霸道的力量席捲整個灌江口。
自從出關之後,就一直住在灌江口,沒有離開的玉鼎真人感覺到紀仁散發出來的凜冽氣息,嘴角微微揚起,露出幾分自得之意,不愧是我的弟子,天之驕子,怎麼修煉都快,怎麼打都贏。
“師弟突破了?”
玉鼎真人身旁諸葛清嵐抬頭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