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山,紫竹林。
觀音菩薩端坐在蓮臺之上,手捧淨瓶,一如往昔,寶相莊嚴,眉間一點硃砂痣,超凡脫俗,似脫離紅塵一切汙濁,明心見性,得見真我,周身散發著好似慈母般的祥和氣息。
而在她對面則坐著一位老僧,同樣坐著蓮臺,寶相莊嚴,只是和觀音菩薩渾身上下洋溢著濃濃生機不同,老僧身披袈裟,好似一截朽木一般,充斥著寂滅的氣息,帶著無盡滄桑,臉上那一道道的皺紋上都帶著歲月的痕跡。
觀音菩薩在自家道場之內,竟不能將他壓制。
“都是些小輩的事情,尊者雖慈悲,但小輩的事,還是不要介入的好,免得被人說尊者以大欺小。”老僧看著觀音菩薩淡淡笑道。
“關顏乃是大天尊親封,且是紀仁道侶,佛祖這般作為,不怕到時候,紀仁回來,不可挽回?”觀音菩薩看著面前的老僧道。
燃燈古佛。
豎三世佛之一,掌管佛門過去,為萬佛之祖。
當然,他還有一重身份,闡教前副教主。
只是在更換天帝的時候,選擇了叛變,加入佛門,絲滑無比地轉換陣營。
少有的闡截兩教都想殺的人。
只是就算如此,他還是好端端地坐在了這裡。
足見其道行之高深,修為之強大。
“尊者說笑,貧僧難不成還怕他一個小輩?”燃燈佛聞言,面上露出一絲輕笑道,“封神將至,西遊亦至,前所未有的雙重殺劫,此番,若是一個不慎,便是萬劫不復,所以佛門需要壯大,需要氣運。四海之中,西海已歸我佛所有,東海乃截教道場所在不可動,北海乃蠻荒之地,放逐諸魔,圖謀其得不償失,唯南海與南瞻部洲息息相關,對傳道也至關重要,故而非要收入手中不可。至於紀仁,不過一小輩爾。”
“可,師尊賜他盤古幡。”觀音菩薩淡淡道。
燃燈佛聞言,面上笑容頓時一滯,他不怕紀仁,也不怕盤古幡,掌握二十四顆定海珠和乾坤尺的他,若一心要逃,聖人之下,就算是雲霄和孔宣兩個人都對他束手無策,但他怕元始天尊。
沒有人比他這個曾經的闡教副教主,更清楚元始天尊的可怕。
無論是心計還是實力都不是他配招惹的。
只是當年,換天之事太大,燃燈才逃。
不然的話,他現在還是在闡教做副教主。
畢竟在闡教他雖然只是名義上的老二,但來到西方,他也就只是名義上的老三而已。
不過也就只是遲疑一瞬,燃燈佛祖便自通道:“那又如何?盤古幡已經收回,區區小輩不足以動搖佛門大局。且不說截教那猴子,便說我門下,便有諸多金仙,他一小輩能做什麼?無非就是請個長輩,但如今闡教和截教爭鬥愈演愈烈,分身乏術,而你不便出手,誰能救他,誰能幫他?”
雲霄的九曲黃河陣困不住他,孔宣的五色神光收不了他,聖人不出,他無懼!
“或許佛祖不出手,他不需要人幫呢。”觀音菩薩幽幽道。
“尊者說笑,他天賦再高,也不過是個修煉了不過兩百年的娃娃,連誅五大聖說著唬人,但也不過是利用羊脂玉淨瓶的力量,不足誇讚。”燃燈佛祖面帶不屑道。
觀音菩薩輕輕搖頭,沒有多做爭論,畢竟爭論無用。
事實勝於雄辯。
紀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