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是南極仙翁和太乙真人來,但紀仁雖然重要,可也沒有重要到可以讓兩個大羅金仙給他做保鏢的地步。
“禪師,禪宗?”紀仁聞言略微一驚,這是因為闡教的闡,這個有點不一樣誒。
“沒錯。”黃龍真人道。
“那我們豈不是有三個大羅金仙?”紀仁驚喜道。
這多一個大羅金仙,少一個大羅金仙,差別大了去。
何況還是觀音菩薩,她雖然掛著菩薩的名,但佛門裡面,沒有一個佛陀真能穩勝得了她。
若論信徒之廣,佛門眾佛無出其右。
“她在西方,不入劫。好不容易躲出去了,師尊不會讓她入的。而且雖然她還是敬師尊,但到底是入佛了,她弘揚佛道,開口阿彌陀佛,閉口善哉善哉的,到底不一樣,只能說是可以完全相信的盟友,但不能完全當作自己人來看待。”黃龍道。
眼下是殺劫到了,闡教和截教以彼此為第一敵。
但平時殺劫不到的時候,截教的第一敵是佛門,闡教和佛門也就只是表面朋友。
畢竟,這天下的信徒是有限的,多一個信佛的,就少一個通道的。
同行是死敵。
而觀音入佛門,雖然改革了佛法,往佛法裡面摻了不少道門的水,但她這麼一改,佛門的傳播更容易了。
以往佛法在南瞻部洲多多少少有了水土不服,但經過她這麼一改,南瞻部洲能接受的人就多起來了。
而且觀音雖然依舊將元始天尊當作師父,當年入佛門的時候,還是元始天尊授意,結下因果,讓元始天尊藉機將燃燈幾個叛變的氣運給拉了回來,還搶了佛門不少氣運,但觀音也得考慮她自身的修煉,現在觀音的道在佛門。
元始天尊和準提道人,觀音選元始天尊。
但闡教和佛門,觀音怕是會選佛門。
“師伯此言差矣。師祖不會讓她入劫,說明師祖仍舊將她視作弟子,師徒如父子,師祖於我而言如祖父,那師伯便也相當於是弟子姑姑。再者,儒釋道三家各有玄妙,尊道,禮佛,並不相沖。”紀仁卻一臉嚴肅地反駁道。
“你一個開口閉口叫禿驢的,現在跟我說尊道禮佛不衝突?”黃龍真人看著紀仁,滿臉古怪道。
“愚僧是禿驢,但師伯自然不是這般愚昧之人。縱然是在凡間,我也知道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入仙界時,我還曾遺憾過,這樣的人日後要成為敵人,不曾想峰迴路轉,竟還是一家人。”紀仁說著話,臉上露出滿滿的尊崇之色。
不尊崇不行啊,大羅神念可以覆蓋整個南海,他們這裡打了這麼久,觀音肯定都看到了呀!
估摸著現在還在偷聽。
黃龍說她就說她了,她也不能怎麼樣,但紀仁不可以啊。
而且,更關鍵的是,紀仁的道在水。
他的中期目標是統一四海,成為名副其實的水神。
南海是他的第一步。
而要經營南海,觀音就是一座他怎麼也繞不開的大山。
大羅金仙,南海第一強者且不說,這南海之中聽她講經,奉她為神明,日夜祭拜的真如過江之鯽。
南海龍王將龍女送到珞珈山修行,南海十二水君,有六個出自她門下。
紀仁之前還在想怎麼解決掉這塊絆腳石。
是否藉著掌握打神鞭的契機,強行打殺了這些個水君。
現在,師伯,我來了!
與此同時,南海珞珈山中,一片芬芳流轉,蓮花池內朵朵青蓮綻放,無邊道韻流轉,蓮花座上的觀音菩薩面上滿是笑容,看著紀仁的目光由欣賞轉為一絲絲寵溺。
果真是闡教未來扛鼎之人。
此劫,無論如何,也要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