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候,人群之中,又有一個聲音響起。
眾人望去,見著一個打扮儒雅的中年文士出現在眾人面前。
……
認為這是他走了這麼久的背運之後,第一次獲得好運。
“干休?”葛長青聞言一聲大笑,“你這奸賊竟以大欺小,意圖傷我紀仁師弟,如今還在此陰謀勾結,當我靈寶派不存在嗎?今日我靈寶派,便要替天行道,斬殺爾等妖邪。”
和他無關。
而現在,太師被廢,丞相不可能,荀家不可能,最好的人選是皇子們。
荀家若支援,這件事情便十拿九穩。
齊帝將信將疑,吳王的劣勢也就進一步的擴大。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身份,吳王麾下。
但很顯然,懷疑的種子一旦埋下,想要解除,並不容易。
好在吳王之前受了刺殺,利用這一點不斷哭訴,方才在齊帝那裡挽回一點聖心。
這時候,辱罵他們,日後入朝為官,但凡他們有一點點不悅,甚至不需要他們動手,僅僅只是一個表現,下面會有無數人替他們解決。
太平學府,紫綬先生,顧嘆。
所以他當他得知這場爭鬥之後,毫不猶豫地選擇站在了紀仁的對面。
而各大世家官員也都有派人到場。
“高密公客氣,分內之事,義不容辭。”陳立身道。
畢竟荀家一個執掌吏部,實實在在的文官第二人,最近更有傳言要升任右相,代諸葛清嵐主持朝政,一個執掌戶部,雖聲名略遜前者,但也只是略遜而已。
吳王是怎麼也沒想到,齊帝竟然好好地回來了,而且還發現了他的動作,召見他於御書房內厲聲呵斥。
進諫這種事情,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需要德高望重的人帶頭。
眾人匯聚一堂,議論紛紛。
吳王隱隱意識到,自己距離皇位的距離又擴大了。
如果能將這些人收為己用的話,他的吳王黨就真正成為可以和太子黨、魏王黨、漢王黨並駕齊驅的勢力。
若是荀家願意來的話,這件事情就簡單多了。
鄭長松是這樣的人,但他本身沒有官銜,理論上來說是不合適的,需要有官位的人。
“吳王願意?”鄭長松看著顧嘆道。
吳王猜到了,但卻不知道如何辯駁,因為紀仁那一次,確實是他動的手,只不過這一次,確實不是他動的手啊。
眾人色變,鄭長松驚而起身,身上三千丈法相凝聚,浩蕩文氣湧動,席捲八方,與這一劍正面相抗,霸道的力量不斷宣洩而出,大半書院建築破敗不堪。
“此言當真?”孔讓聞言目光一亮。
而現在吳王踩了雷點。
“自然,只要諸位願意,殿下願與諸位一同,帶領諸位進諫天子。”顧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