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朕是天子,九五之尊,一言一行都要為萬民表率,現在私下裡逗逗你這個小輩,若不過分了些,那人生豈不是一點興趣都沒有了?”齊帝笑道。
“也不一定,明王常說陛下最喜歡在後宮裡,想來樂趣很多啊。”紀仁道。
“這逆子。”齊帝聞言,頓時沒好氣地罵道,但罵完之後,又反應過來被紀仁轉移了話題,看著紀仁道,“還沒有說你的看法呢,你覺得魏王和吳王他們能辦好事嗎?”
“陛下,疏不間親。”紀仁道。
“所以我在他們辦事之前問伱啊。”齊帝笑道。
“那得看他們想不想辦好,尤其是吳王。”紀仁心知是躲不過了,直接道。
其實將這件事情交給魏王和吳王,他在面聖之前,心裡就有數了。
畢竟,江南、潁川都關係重大,現在也不知道里面有什麼人被收買了,所以調查的人,一定是皇室宗親。
因為只有張家人才不會背叛大齊。
可是因為三十七年前那一場西涼大亂,大齊皇孫死傷無數,導致大齊皇室血脈不多。
除了在黃天觀裡養老修道的之外,現在明面上和齊帝一個輩分的就安樂王,而齊帝之下就是這麼幾個皇子和安樂王世子。
安樂王是不會查的,而且安樂王也沒有這個能力。
所以讓魏王和吳王查,也就順理成章了。
也只有讓他們兩個人自查,不然的話,換做太子幾個,那就可能變成黨同伐異的手段。
而一旦事情變成了黨爭,那麼事實的真相也就不重要了。
“怎麼說?還在記恨吳王?”齊帝道。
“臣說實話,要說記恨,其實臣更記恨魏王,因為現在吳王已經傷不了臣,而魏王不同。”紀仁道。
“你倒是直接,繼續說。”齊帝笑道。
“陛下交代給魏王和吳王的兩件事都不容易,清查江南不必說了,江南各大世家通婚,關係盤根錯節,調查起來,也就更麻煩。而歷史上和司馬家有親的也實在太多,畢竟世家通婚是常態,哪怕是司馬家滅了曹魏,而算是曹魏半個宗親的夏侯家依舊和司馬家聯姻,作為曹魏兩夏侯之一,虎步關右的夏侯淵曾孫夏侯光姬為晉元帝生母。別的家族就更不用說了。”紀仁緩緩說著。
齊帝微微點頭,倒是真沒想到紀仁能完全看出自己的想法,看著紀仁的目光當中滿是欣賞之色。
“所以這兩件事情,只能給魏王和吳王來查,否則的話,給別人來查,怕是根本查不下去,反而會轉為黨爭。只是如果給他們查,自己查自己,那也有個隱患,便是包庇,或許是無心,或許是被矇騙,但總會導致不徹底。”紀仁自顧自地說著。
“但魏王和荀尚書都非常人,魏王不會允許他手下的人首鼠兩端,忠誠不絕對,那麼在魏王眼裡就是絕對不忠誠,尤其是還可能和司馬家有關,要說皇子之中誰最恨司馬家,一定是魏王,所以魏王一定會下狠手,而荀尚書也會相助,所以他們不會有什麼問題。”
“可吳王不同。一來,吳王年輕,權謀之術恐怕還比不上魏王,二來,吳王弱,魏王是陛下長子,又是天王強者,所以他是可以揮刀的,可是吳王現在未必能有向江南士族揮刀的能力,畢竟他才十九。而且他也不未必願意揮刀,畢竟這一刀揮了之後,無論成不成功,他都將元氣大傷,所以到底是為了揮刀,還是收服江南的力量,臣不知。”紀仁道。
紀仁對魏王其實頗有信心,但對吳王,老實說,真沒啥信心,除非吳王沒有什麼私心,一心為公,否則多半是辦不好的,而且還有可能被人賣。
畢竟凝聚了孫權法相,也到底不是孫權本人,如果是中年孫權下去,那倒問題不大,畢竟孫權作為一個亂世之主,在自身統帥不是特別出色的情況下,地位依舊穩如泰山,主打一個權謀,江東四大世家,都被他削了一遍,一個空口白話的大魏吳王哄住曹丕,最後又不交質子,明目張膽耍曹丕,讓曹丕狂怒卻無可奈何。
準確來說,十九歲的孫權,也是射虎的年齡,那時候的孫權估計覺得他未來在戰場上的表現不會遜色他的父兄。
“不錯,你說的恰恰也是朕的擔心。所以江南要給吳王來查,但不能只給吳王來查,還要有人去。”齊帝道。
“陛下,想讓我去?”紀仁道,你這麼相信我的忠心?
“不,是讓景壽去。”齊帝微微搖頭道。
“啊?”
紀仁聽到這裡,頓時瞪大了眼睛,讓張景壽去江南,開什麼玩笑啊?
要知道張景壽凝聚的法相朱厚照,就是因為南巡,親自下江南,然後落水,才導致早逝。
現在讓張景壽去江南幹嘛啊?
生怕他不來個命中註定的劫數,專門去落個水?
還是說,這兒子真心不想要了?
 本章完
83中文網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