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人數多,一旦不斬草除根,除出了亂子就後患無窮。”目露殺氣,蕭季淩斬釘截鐵地說道。
衛香生與令狐雪看了對方一眼,最終互相點了點頭。
一切都在井井有條之中進行著。而一萬人的性命就在蕭季淩一句話的頃刻間灰飛煙滅了。
半月後,傳來了北部目前進展順利的好訊息。三人也放心地開展了祭天大典。
無人居住的祈雨宮被打掃得一塵不染。
祈雨宮內搭起了一座龐大的祭臺。上面皆以玄黑色,暗紅色裝飾,顯得古樸而又典雅。
祭臺之上,正中央是祭品。前方則是用以溝通神靈的地方。
樂官早已在祈雨宮等候,見到三特使來臨,畢恭畢敬地行了禮。
三人微微點了頭算是致意。
三人掃視了一下祭臺,今日他們三人負責演奏祭天的雅樂。
大涼的雅樂,曲風古雅緩慢,悠悠之中又透出威嚴,盡顯皇家氣派。
而雅樂不光需要奏樂,還需要舞者帶著祭天的面具隨著奏法,那不是普通的舞蹈,那是可以與上天溝通的通靈之舞。
今天的舞者正是蕭季淩,而衛香生和令狐雪則負責領樂。
三人朝侍從使了使眼色,只聽見一聲刻意拖長的尖聲。
“祭天大典——正式開始!”
樂官們聞聲而上,焚香靜坐,念念有詞。
時而舞劍指天,時而擲水於地,他們進行著他們從來就沒有過變化的儀式。
不知過了多久,樂官們終於結束了。
三人對視一看,一同走上前去。
衛香生敲碩大的編鐘,編鐘發出古樸的聲響,回蕩在祈雨宮內,彷彿在與神靈溝通。
令狐雪隨著編鐘的節奏緩緩彈琴,琴聲悠揚,應和著鐘聲的沉樸。
音色各異,卻說不出地和諧。
在座的官員都沉浸在這獨特的氛圍之中。
蕭季淩早已經換好了祭天的服飾。他穿著紅白相間的長袍,臉上帶著雪白的面具,只露出了眼鼻口,但盡管如此,他的風姿卻不會被小小的面具掩蓋,反而面具更加劇了他的神秘氣息。
他數著鼓點,在最後一下時踏上了祭臺,隨之而來的是飄搖的舞姿,悠悠然像是天上的神靈。時而擺手,時而彎身,時而頷首,時而招攬。
單看祭天的舞蹈,肯定沒有平日裡看的舞蹈有賞玩性。因為祭天講究的是儀式,絕不能有靡靡之音。
但是,帶著衛香生和令狐雪的音樂,蕭季淩把祭天之舞跳出了飄飄欲仙之感,在座的官員都瞪大了眼睛,不敢錯過一絲一毫。
最後一個音節響起,蕭季淩正好定格在了雙手交叉舉過頭頂的姿勢,在《樂章》裡,這是祈雨的姿勢。
“今北部大旱,民不聊天,生靈塗炭,請上天垂憐,降下雨露。”
說著,蕭季淩雙膝下跪,輕輕地磕了一個頭。
三特使原是表演俗樂的伶人,表演雅樂的伶人一向是伶人之中地位最高的,他們並不是。而今日,他們三人,終於表演了雅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