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昂揚的鼓聲在前臺響起,支博彬的表演正式開始了。他先用一陣激烈的鼓聲吊起觀眾的胃口,之後突然又換了編鐘,這樣的搭配讓人覺得很是新奇,又因為他掌控樂器的能力顯得並不突兀。之後是古琴,琵琶,蕭,瑟,等等,連二胡都上了。
這是屬於他個人的一場獨奏會。開始大家都還只是鼓掌,等他換到第五種樂器的時候大家都開始倒吸涼氣了,直到第十幾種,有些人已經麻木了,他們都認不全這些東西。
最後一段是合奏,雨花表演口技還同時用三種樂器伴奏,氣勢來時如千軍萬馬賓士,息時如風卷殘雲般幹淨。
他的樂聲剛落,四下就響起震天的掌聲。
“博彬可真厲害!”連蕭季淩都忍不住感嘆。他們一起表演多年,支博彬作為擺弄樂器的,常常淪為配角,這回他是拿出了真本事,叫人忍不住驚嘆。
最後一個出場的是蕭季淩,他今天的表演是唱《巾幗宰相》中的一折。
《巾幗宰相》的主角陳妙筆是一個才女,因為被皇帝看中才華所以而替皇帝制誥。
這一折裡面,都是一些歌功頌德、褒揚統治者賢明的詞句,特別適合在這樣的場合表演。
上回在畫舫上的演出許多人沒看夠,今日大年還攆到這裡來,就是為了一睹霜花絕色。
陳妙筆手中提一支著筆,穿文人官服,臉上總是笑盈盈的。
“好天子,乃今曠世明君。百姓黎民沐雨恩,歡喜頌甘霖。女兒長讀聖賢書,學問成就要黑墨。天子見我才華出,命我書旨制誥文。”
第一句才出,兩岸觀眾的掌聲就響起來,還有好事者喊一些“霜花最美”之類的東西,蕭季淩絲毫不受幹擾。對他來說,人越多,他表演得越起勁。
“巾幗不須讓須眉,敕詔卷卷出妙筆。一筆揮耍天下策,家國江山操於手。心懷忠孝身受命,以家國江山為己任。”
他的步子跟著梆子的鏗鏘之聲,走得秀氣又英氣,一身風流,完全還原了劇本中一代巾幗女宰相的風姿。
“上以報天子,下不負所學。百官建言君王決,吏治清明天下定。手執一支筆,造福世間人。一筆書寫妙,文章端又俏。妙筆一出書萬言,普天同慶盛世現。”
唱到最後一句時,他一臉喜慶的笑容,舉起雙手向後仰,朝天丟出手中的筆,身後無數紅色彩紙同時噴出飄散。
這折戲不感人,最重要的是氣氛喜慶,寓意端正。為了更加貼合過年的氣氛,蕭季淩還向呂嗣榮求了一對對子做成兩幅巨大的對聯,把歡喜的祝福送給百姓。
對聯如下:
“百世歲月當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 ”橫批:“永珍更新”。
既通俗易懂又吉祥喜慶,隨著戲腔收尾,對聯被人從高出放下來,全場掌聲雷動,紛紛歌頌遙王是與民同樂的好王爺。
表演結束,呂嗣榮讓人給大家派發了過年紅包,是些碎銀子,聊表心意。用紅包這樣的名頭很容易讓人接受,窮人們都覺得自己被正眼看待了。呂嗣榮說他的行為都是因為身沐皇恩,一切都是從當今聖上那兒學來的。
百姓們不約而同地下跪叩謝,呂嗣榮站在臺上一副大善人的樣子。
蕭季淩在背後看著,突然覺得他和太子越來越像,心中說不清是什麼滋味。
百世歲月當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永珍更新。那副對聯說得沒錯,從今開始,一切都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