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些瓷器多在沙土裡, 她要刨沙,再加上她有些無聊,就沒直接收取。
不過現在決定了還是速戰速決吧。
她都快把自己數困了,安逸也累啊, 爪子一直不停的忙活。
這可是體力活。
安安看著自己儲物格裡滿滿登登的瓷器眼暈。
這批瓷器以瓷碗瓷盤為主,還有其他的瓷瓶,但是瓷瓶破碎的多,完整的很少。
她是不懂得瓷器的,之前曾經拜託過衛璟賣過幾個瓷器,那兩個在她眼裡很是花哨的瓷器瓶賣了好幾百萬呢。
但是她手裡的這批瓷器應該到不了那個價格吧,就說物以稀為貴,好東西哪能這麼泛濫。
她也沒那麼貪心,一件就是賣百把千把塊錢,這次也賺大了。
都說亂世黃金盛世古董,現在華國經濟能力世界第一,有錢又是太平盛世,古董行情自然節節升高。
現在古董收藏不只限於那些收藏家和有資産的商人了,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了。
普通老百姓因為有餘錢也想收藏幾件古董的,既可以增加家族底蘊又能做為投資,簡直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兒。
這批瓷器如果走不了高階的話,走中低端也可以的,畢竟量在那裡呢。
安安覺得還是不愁賣的。
這些瓷器都是她從海底沙子裡親手刨出來的,絕對能保證都是古董,不是贗品。
這些年為了尋找沉船她找了不少沉船資料,對各種沉船她也有一二分的眼力。
底尖上挑,首昂尾翹,這個特點很有明朝福船的特徵。
當然福船也使從宋朝時演化的,所以這些商船也可能是宋朝的。
不過明朝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安安腦海裡直接飄過鄭和下西洋幾個大字。
明成祖時期,三寶太監鄭和率領兩百多艘海船、2.7萬多人從南京出發,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包括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
鄭和可不止一次遠洋,當時很多大商人也組織海船跟隨遠洋船隊一起去國外做生意。
因為海運巨大的利潤,當時華國對外主要出口的就是瓷器、絲綢和茶。
可想而知上百年的時間,不管多結實的絲綢都爛了,茶葉更沒影了,就剩瓷器了。
高利潤意味著高風險,這幾艘海船可能遇到了暴風雨,也可能遇到了海盜,或者是其他的不可抗原因沉眠海底了,只能等待後人挖掘了。
她現在是愁她儲物格都滿了,她必須清貨了。
可是怎麼弄啊。
這可不是一兩件,她找衛璟就好了。
數量太大,藉口不好找啊。
她現在就是想把碎瓷器放回去還不行了呢。
她附身寵物的時候,只能收不能往出拿。
她手裡還有不少黃金呢,她是知道製作智慧手環是需要黃金的。
其中一個配件必須是黃金,要不她把儲物格裡的黃金給衛璟得了,還用老一套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