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天丘”是斧山六丘之一。
它地處劍修界的中央,各派前往都很方便,所以很適合在那裡舉行“劍試大會”。
五行宗位於劍修界東部的邊際,連續禦劍五天,五行宗一行人才到“天丘”。
林仲第一次禦劍遠行,就趕這麼遠的路,實在讓他有點不適應。還好他體內的靈氣充足,幾乎不用休息,才勉強跟上其它九個真傳弟子。
禦劍長空,快如流梭,到了第五天,林仲一行人終於到了劍試大會的地點“天丘”。
“天丘”和其它五丘,合起來是一座方圓百裡的肚臍山。現在一分為六,像六塊被切壞的豆腐,展示在世人面前。
說起這肚臍山會變成如今這個模樣,還是五行宗祖師爺的傑作。
看著被祖師爺劈成六塊的斧山六丘,林仲可以遙想當年戰鬥激烈的景況。
一劍開天闢地,祖師爺和帝轅天,真神人也!
“天丘”是斧山六丘最大的一塊,佔地有四十寛裡。上面有無數浮臺,是正道聯盟為各派預備停腳的地方。
浮臺圍著“天丘”中央的一場比武場,井然有序的在空中排列整齊。
比武臺是由白玉石砌成,約有一裡正方。從浮臺上往下看,可以看出比武臺裡面隱約有四個大字。
“劍試天下”
這四個字是用劍刻出來的,有如飛龍在天,象是要沖出比武臺,讓所有看到人,都感到萬道淩厲無比的劍意。
所以這白玉石砌成的比武臺,又叫“劍英臺”。只有劍修精英才能站在臺上,劍試天下。
這“劍英臺”周圍有陣法維持,就算被摧毀了,在無外力的情況下,一息之內就會自動運轉,恢複原貌。所以無論多厲害的高手在上面比試,都不用怕場地被他們弄壞。
五行宗的“天斷臺”就是仿照“劍英臺”所建造。
舉頭放眼看去,天上密密麻麻都是浮臺,這浮臺是正道聯盟提供給各派落腳和觀戰之處。
從外面看去,浮臺不過十米大小,進到浮臺裡,卻足足有三百米之寛,裡面宛如一個中型洞府,生活所需一應俱全。
有的門派除了劍試代表,還會帶許多門中精英前來觀禮,所以浮臺裡最多可以容納上百人都沒問題。
浮臺能有這種由小變大的功能,當然是有特殊的“大五行納芥須彌陣”和“五行幻真大洐陣”刻劃在其中。而且浮臺還能投射“劍英臺”上的所有情景,方便各門各派觀摩劍法。
這些浮臺,五行宗和千機門出了不少力。
浮臺上全都是人,林仲感覺到全場有數萬人的規模,很多門派比五行宗早到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