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向東流他們一夥人熱鬧了一晚上,林仲回到自己的小洞府。距離下次講武只有十五天,林仲要利用這一點時間消化楓羽輕所傳授武訣。
融合楓羽輕的畢生心血,十五天根本不夠。不過林仲總算歸納出十二招“相生”、“相剋”的招式。
這十二招“相生”、“相剋”的招式,非常像五指陣法的組合,只不過它們用劍罡施展出來更具有威力。
在十五天的時間,林仲不斷的練習這十二招,最後林仲將這十二招命名為“五指十二劍”。
“五指十二劍”用“相生”、“相剋”方式施展五行六劍,還可能配合五指陣法,威力十分驚人。
有了“五指十二劍”,林仲有自信面對蕭天風也能立於不敗之地。
時間過的很快,才剛完善“五指十二劍”,第三次講武的時間就到了。
主持第三次的講武會的,是太上長老“夜淳于”,他擅長五行衍繹劍法。
“夜淳于”的身形瘦長而瀟灑,非常有仙風道骨的感覺。
如果說,太上長老橋不移給人感覺是頑固不化的老頭子,那麼夜淳于給人的感覺就是逍遙不羈的仙人。
他所傳授的武訣和他的人一樣,天馬行空,絲毫不受任何約束。最主要的功訣就是“五行衍繹劍法”。
“五行衍繹劍法”顧名思義,是將五行衍生的觀念用在劍法上。例如用五形轉化“去火成冰”,將真水劍法轉化為寒冰劍法。
用“木火生煙”將無塵劍法轉化為煙雲劍法。
用“火水生雲”把風馳劍法轉化成雲霧劍法。
用“金土成沙”把飄渺劍法轉化成沙爆劍法。
用“金石成雷”把迴天劍法轉化成天雷劍法。
依照夜淳于的想法,五行六劍可以轉化成千百種劍法,有二形衍生,有三形衍生,甚至連四形、五形都有可能。
哇!擁有了五行衍繹劍法,簡直擁有無限的可能。
只要想得到的劍法,都可以用五行六劍衍生出來,五行宗許多外門劍法可能就是這樣衍繹出來的。
夜淳于的五行衍繹劍法,讓林仲大開眼界。
本來以為“楓羽輕”所傳授的劍法組合與搭配,已經非常了不起,沒想到夜淳于的武學理念讓林仲更驚奇。
不愧是五行宗的太上長老,各有二把刷子。
夜淳于的五行衍繹劍法,不像楓羽輕“相生”、“相剋”的手法,有元力上的限制,只要懂得“衍繹訣”,都可以學習施展。
五行中的各種“衍繹訣”,在升武堂到處都是,要找到自己需要的功訣,並不困難。
夜淳于傳授的五行衍繹劍法,對五行宗弟子來說,是相當有幫助的一種劍法。
林仲甚至開始期待,下次太上長老“泊本中”,會帶來什麼不一樣的武學理念。
看來每次的講武會,都會給自己帶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