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未必,‘幹金金劍’銳利無比,又有許多厲害招式,那個林仲未必抵擋得住,就看誰的元力先用完。”
場上的林仲好像元力不足似的,隨時會倒下,他從腰包裡拿出一顆靈丹吞下去,過了幾息神情好像元力補充不少。
所有人都以為林仲服用三品丹在補充元力,判斷他的元力已經用完了,只能用三品丹來補充。
如果金碧煌把握機會,也許還可以打敗林仲。
金碧煌也是如此判斷,所以他雖然受了點小傷,還是捉緊機會進行攻擊,務必要在短時間內解決林仲。
無法攻破土牆,他就跳上土牆再進行攻擊。
只可惜林仲並不會乖乖等在那裡,接他的“幹金金劍。”一道道高底不一的土牆,隨著林仲的後退,豎立在金碧煌前面,讓他無法直接攻擊林仲,疲於奔命的不斷閃避那些冒出來的土牆。
林仲看似元力不足,所以只能用土牆阻敵。
其實林仲那裡是元力不足,吞食三品丹只是一種障眼法。腰包裡的三品丹全是丹元幣所偽裝的,目的是要讓人不要懷疑,他無窮無盡的元力是從何而來。
林仲不敢施展“百氣歸元”,怕看臺上眼界高明者,能看穿元氣的流動。只能把“百川訣”裡的五行靈氣放出來一點,讓元力夠用就好。
如此一來,無論林仲怎麼施展“九重裂波掌”,別人都認為是三品丹的幫助。而且容易判斷出,林仲雖然會施展“五行元獸陣”,但是實力不足為懼,只要有心,就可以打敗他。
林仲留下金碧煌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否則他老早就可以讓金元獸白虎把它解決。
金碧煌不斷的射出“幹金金劍”,只是總是差那麼一點,就可以解決林仲。
“幹金金劍”不是被土牆擋下來,就是被土裡冒出來的巨掌拍下來。要不然是“巧合”的被林仲閃過。
雙方你來我往,打得好不激烈。
看臺上只見到林仲一顆顆的三品丹往嘴裡吞,他就象是一隻打不死的蟑螂,不斷的支援著不願意倒下。
所有的人都為他奮戰的精神喝采,這場打鬥越來越精彩。
其實林仲的身法已經到了“隨機而動”,金碧煌的“幹金金劍”根本就不可能打到他,更加不可能傷害他。
他現在只有一個原則就是拖,拖到看誰受了,自動放棄。對方是不能下重手的對手,他也只有勉強贏的情況,才不會出事情。
不過林仲願意拖,金碧煌可不願意。打了半個時辰,還打不死林仲,他實在打得太煩了。
照理說林仲早就該倒下來,偏偏就是不倒。吃了那麼多三品丹,怎麼還會有效。
聽說當年他老子,就是吃了太多的二品丹,傷了身體,所以導致功力無法增長,看來這個林仲以後也是這樣。
金碧煌決定使出“赤金劍羅掌”最厲害的“身劍合一。”
“身劍合一”就是用幹金刃氣包住全身,形成一柄巨大的“幹金金劍”,淩空攻擊敵人。
本來“身劍合一”是劍修才能施展的招數,由於“幹金金劍”是金元力所化,所以才能施展這招劍修的強招。
“身劍合一”就是身化巨劍,以幹金刃氣無堅不摧,無物不毀的特性攻擊敵人。而且身隨劍走,快捷無比,敵人根本就躲不開。
金碧煌以身控劍,讓他能夠輕易的閃過土牆上“反彈陣”,找到土牆最弱的地方穿刺而過。
金碧煌使出“身劍合一”,就連破林仲七道的土牆,來到林仲的身前。
“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