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沌歸一”的執行卻不是用流動的方式。
只要真氣或是元力有渾沌特質,它轉換經脈的方式並不像一般用流的,而是用“彼消我長”的方式。
“彼消我長”是它所以稱為“歸一”的原因。
“渾沌歸一”是把所有的渾沌真氣視為一體,無論是在身體的這條經脈多,或是那條經脈少,只要心法需要轉換經脈裡的真氣,真氣就會瞬間從“多”的經脈“消”少,轉去要用的那條經脈“長”出來。
這種消長的運作模式,就是“渾沌歸一”的奧妙。
林仲轉換“外劍八訣”三訣後,試試其它的劍法,看看能不能順利轉換。結果發現當施展完“九宮劍法”和“浴血劍法”時,元力運轉得路線和平常不太一樣。
新的真氣執行路線,讓劍法變得更流暢,更有威力。
林仲越練習越覺得奇怪,難道“渾沌歸一”會把武功變好嗎?
林仲真的猜對了!
融合了“外劍八訣”三訣後,“渾沌歸一”的經脈執行就維持在“外劍八訣”的水準。
不管施展什麼武功,都會産生最佳化,朝較高的“外劍八訣”方向進步。
等於是一流的武功配上了上乘的內功心法,只要持續的最佳化,一流的武功也會成為上乘武功。
不只是武功如此,就算是劍修界的武訣和功訣都一樣,會有向上最佳化的效果。不過這件事林仲並沒有發現,他以為凡武界的武功會出現這種效果。
就是這種最佳化的效果,所以林仲才會覺得施展“九宮劍法”和“浴血劍法”,有些進步的感覺。
為了驗證,是不是學了“渾沌歸一”會把武功變好,林仲把其它的武功了練了一遍,發現真的不一樣。
每練一次都有跳躍性的進步,這個結果讓林仲大為驚訝!
那一夜林仲練功到天明,把從武承光學到的武功,每樣都練了五遍。讓那些一流的武功整個脫胎換骨,變化成了上乘的武功。
隔天武承光還是敗在刀魁的手中。
雖然他打贏了前三場,可是在第四場,刀魁施展了上乘刀法“月缺九刀”,讓武承光初學乍練的“外劍三訣”招架不住,結果還是敗下陣來。
刀魁從武承光手中贏得了一顆“先天丹”,這已經是他們師兄弟的第四顆了,再過幾天,他們師兄弟就可以每人擁有一顆“先天丹。”
他們準備到時候一起服用,一起進入“先天境界。”
武承光在學“外劍八訣”的第四訣時,心情有點悶。本來他以為學了“外劍八訣”就可以擊敗劍魁師兄弟,沒想到居然連敗了四天,讓他大失所望。
林仲等武承光練完第四訣“俯沖如歸燕”後,告訴他自己的發現。“渾沌歸一”會讓他原有的武功,有跳躍性的進步。
在武承光半信半疑的情況下,林仲和他練習了整晚。到了第二天清晨,武承光發現他原來的武功整個脫胎換骨。
光是拿“九宮劍法”和“浴血劍法”來說,二者都達到了上乘的境界。更棒的是二者混合使用,成了攻中有守,守中有攻的“九宮浴血”劍法。
這是以前無論多努力,也做不到的事情。
招式變換自如,宛若它們原本就是一套劍法。再加上有時“外劍八訣”異軍突起,就成了最厲害的殺招。
從那天起,他再也沒有輸給劍魁師兄弟,就算是最強的劍魁,也只能和他打成平手。
武承光的“外劍八訣”,每當他多學一訣,劍法就增強一層。
到了最後八訣全學齊後,劍魁只能勉強和他打成平手,而且靠得還是“大拙劍法”才免強支撐著。
畢竟武承光進步再快,功力也沒辦法壓過他這個一流的頂鋒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