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長劍攻不破盾魁的鐵盾,用雙鈎卻可以在不可能的情況下,把鐵盾的防禦給撬開。
軍中的鈎法,分為拐馬的“地趟鈎法”和破盾的“驚濤鈎法。”武承光二種鈎法都有學,對付盾牌,當然選用“驚濤鈎法。”
“驚濤鈎法”顧名思義,他的攻擊有如拍岸的浪濤,一浪高過一浪。暗藏在這浪裡的殺著,是回捲的力量,浪越高,回捲的力量就越大。
住在海邊的漁夫都知道,要逃避一種三十米高的“瘋狗浪。”它不只能把人給拍昏,也能把人捲到深海裡。
由於它出沒無常,有如瘋狗,海邊的漁夫才會把這種浪稱之為“瘋狗浪。”
“驚濤鈎法”就是利用這種回捲的原理,把對手的盾牌給鈎走。
盾魁遇到這種會把盾牌鈎走的武功,也感到有些吃力。以前不管對手如何強悍,從正面來他都不怕,“如封似閉”可以擋住所有的攻擊。等到對手氣勢弱了,再用“舞盾刃飛”或是“橫盾如劍”把他們收拾掉。
盾魁這三招屢試不爽,很多武功比他高的對手,都敗在他“簡單三招”之下。
不過遇上能鈎盾牌的“驚濤鈎法”,盾魁他感覺小鬼每攻擊一次,他手中的盾牌就要脫手飛掉一次。
盾魁有這種感覺,是因為“驚濤鈎法”的心法是“順勢拍擊、逆勢倒卷。”
有如彎刀的長鈎打在盾牌上,讓持盾者不得不用力格擋。另一支長鈎卻順著對手格擋的方向,把盾牌鈎住拉開。這等於是用對手的力氣鈎飛對手的盾牌,有點借力使力的味道。
盾魁感到眼前的這個小鬼,鈎法千奇百變,上鈎、下鈎、左鈎、右鈎、倒鈎、叉鈎、連環鈎。弄得他眼花撩亂,手忙腳亂,就算他神力無比,卻差一點讓盾牌被他鈎走。
盾魁認準了死理,不斷的施展“如封似閉”,想要等到氣力恢複後,再用“舞盾刃飛”和“橫盾如劍”把這個小鬼解決。
不過盾魁等不到那時候,“驚濤鈎法”有如海浪般變化,一經施展就沒有停歇。盾魁錯過最好的機會,若是一發現對手使用剋制盾牌的鈎法,立刻轉守為攻,那就能破解武承光的鈎法。
盾魁的鐵盾重愈百斤,插在地上有如老樹盤根,就算用破城錘撞它,也不可能推倒。
不過經過武承光“驚濤鈎法”的上鈎、下鈎、左鈎、右鈎、倒鈎、叉鈎、連環鈎,這麼來回不停的搖動,就算盤根地底的老樹,也會被連根拔起,更何況是盾魁的鐵盾。
時間一久,盾魁的氣力漸漸衰竭,手上的鐵盾沒有之前那麼穩。
武承光趁著盾魁的鐵盾,左右搖晃之際,一招“雙鈎倒卷。”在盾魁勉力向左支撐之際,全力鈎住鐵盾的左側,順勢全力倒卷。
結果盾魁連人帶盾都被他鈎飛,人在半空中還撞到盾牌。人還沒落到地上,武承光的雙鈎已經到了。
一招“龍壓鳳縛”,雙鈎竟當雙拐來使用,把盾魁壓制在地上,讓盾魁一身神力,卻因全身關結被鎖,無法發出。
“好!”
武承光的最後一招鈎法,變化自“龍虎拐法”,用招之妙,連林仲也不禁出口稱贊他。
能變化兵器的原來用途,另創新意,這證明武承光的武功正在蛻變。
等到這一些一流的武功能融會貫通時,就是他進入先天境界的時候。林仲非常明白凡武界的人,要進入先天境界比劍修界的人難多了。
凡武界的先天高手,若是比照劍修界的水準,每一人都會是一百五十丹以上的高手。
他們只是起步點比效低罷了,論資質和對武學精髓的體會,可不會輸給劍修界的人。尤其是先天高手再突破成為“先天宗師”,那簡直是精通武學的奧意,精神和武功都達到凡武界巔峰的人物。
在劍修界只有突破勘破“生死玄關”的劍修,才能比擬凡武界的先天宗師。
雖然在劍修界只要突破五十丹“劍修第一障壁”,就可以達到凡武界先天宗師的功力,但是林仲知道,其中精神和境界可是天差地遠,劍修界宗師的程度,含水量可是非常高。
就像常初林仲只有五丹元力,雖然在凡武界也叫先天高手,但是那時他跟一個不會武功的平常人,沒什麼二樣。
所以林仲在凡武界並不會看輕任何人,因為照實際算來,他們的武功都比自己很多呀!
自己不過運氣好,出生在劍修界罷了。自己在武承光這個年紀,武功比他差多了。
盾魁在地上幾經掙紮無效,只得伏首認輸。
他輸了倒是沒有像槍魁一樣想不開,在他的腦裡,技不如人,就是要認輸,沒什麼可說的。不能因對方是小孩子,就耍賴,這可不是他的個性。
盾魁既敗,就輪到劍魁出手,為了救回師兄弟,他這仗一定不能輸。
他臉色鐵青的緩緩抽出手中長劍,沉聲道:“百武門劍魁請賜教!”話而沒說完,手中長劍發出一道一米長的劍芒。
林仲和胖劍看到,驚訝的幾乎同時喊道:“劍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