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虎他們五個小隊長,在林仲的指導下,也練成了“關山強度”身法。巡邏山門的速度,不會比當初的林仲差多少。
整個外門探組快速的成長,相信只要一年的時間,會比之前的外門探組更加強大。
看到少年人努力的進步著,林仲也不敢怠惰,在教導他們練習“關山強度”身法的同時,自己也開始修練“流水行雲”身法。
這是當初金龍組長所修練的身法,它能用最少的元力,達到最高的效果,最適合在遊鬥時施展。
當初九天真火龍射出天女散花般的龍火彈,金龍組長足足撐了四百息。由此可見,“流水行雲”身法是多麼適合躲避敵人攻擊的身法。
林仲學會了“流水行雲”身法後,對於身法又有更深一層的領悟。
“萬馬奔騰”身法有持久的耐力,用在長途賓士最為適合,不過卻不適合戰鬥,因為它的速度不快。“關山強渡”身法則是擁有超強的爆發力,適合在短距離的戰爭中使用。但是由於“元力出體”的關系,沒辦法支援很久。
這二種身法都有它的優點,但是缺點也不小。
林仲和那名邪修打鬥過後,發現單憑這二種身法,還是會被打鼻青臉腫的,除非有更靈巧的身法,要不然遇上那些邪修,只有死路一條。這次能活著回來,金刀蟻妖算是救命恩人。
“流水行雲”身法,一經施展,有如天上浮雲隨風飄動,絲毫不需要使用自己的力量,就能快速前進。又好像流水中的枯葉,在水面上飄浮,就算在激流中遇到亂石,也能自動旋轉躲避,回繞的非常自然。
林仲在練習“流水行雲”身法時,有種似曾相似的感覺。
後來才想起來,木成舟施展的“禦風飄動”時,好像一朵飄在半空中的蒲公英,隨風飄蕩。任憑敵人怎麼進攻,只要空氣中有一點波動,木成舟都能隨之蕩開。就像是自己現在所學習“流水行雲”身法,擁有一樣的精神。
只是嫡系子弟用的身法,比“流水行雲”身法更高階罷了。
不過林仲並不灰心,武訣是看人練的。就算練到後來,林仲肯定“流水行雲”身法是“禦風飄動”的初級版,他也覺得很有價值。只要配合“關山強渡”和“萬馬奔騰”,在身法上林仲自認為不輸給任何人。
就算是能夠隨著敵人攻擊的波動閃躲的“禦風飄動”,沒有精專還是敗在當時只有初級“萬馬奔騰”身法的自己手上。
林仲盡情的練習“流水行雲”,讓他的身法在不知不覺中,突飛猛進。
“流水行雲”運轉元力的地方,是全身所有的十二條經脈,並不像是“關山強渡”和“萬馬奔騰”只著重在某一條經脈。
林仲把“流水行雲”學成後,在千機戒中尋找其它的身法,看看有什麼可以互相對照的。
結果儲物戒裡找到的身法,和林仲所學的都大同小異。因為劍修能禦劍飛行,誰還肯花時間去練身法。
反而是在一個儲物腰帶裡找到一本武劄,裡面記載著“庖丁剃骨刀法”、“幽冥裂骨爪”、“魅影迷蹤。”
刀法和爪法,林仲都沒有用,只有身法林仲才有興趣。
林仲本來以為邪道的身法,自己是沒辦法練習的,沒想到仔細一看,“魅影迷蹤”裡面的內容,絕大部分是出自一個叫“神農門”的正道小門派。
林仲記得“神農門”在二年前,一夜之間就被滅門了,所有的武訣、功訣、靈器,被人搜括一空。正道聯盟派人調查,到現在還不知道是誰做的。
沒想到“魅影迷蹤”裡面,居然有一半以上是神農門心法。林仲發現它是由二個部份組合而成。一部份是“鬼魅迷行”,另一部份是神農門元力執行心法“百氣歸元。”
二者合起來,就成了陰山四鬼所使用的身法“魅影迷蹤。”
林仲感覺這個“魅影迷蹤”好像本來是殘缺不全,後來再被人用其它心法補全的樣子。
林仲猜得沒錯,魅影迷蹤身法,本來是鬼王宗宗主的獨門身法,不知道怎麼會落到陰山門門主的手中,但是他得到的並不完全,少了元力運作的心法。後來他攻打神農門,得到“百氣歸元”心法。
這“百氣歸元”講求的是吸收萬氣化為元力,是一種極高明的聚元心法。
陰山門門主把它用在殘缺不全的“魅影迷蹤”上,發現效果比原版的“魅影迷蹤”更好,於是經過他的改良,就成“魅影迷蹤”,陰山門的獨門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