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關村這種破落的邊境小地方,若不是有馮舉人這樣喜歡排場地主,怕是幾十年也不會有機會見識這樣的大場面。
北關鎮是個大鎮,鎮上也經常有大集,有廟會,偶爾也有戲班子來鎮上趕場子。
但對鎮上的人來說,似乎挺常見的事情,對北關村的人來說,卻無比新鮮,有著無法形容的吸引力。
北關村裡,甚至有些人,一輩子都沒出過村。
走得最遠的時候,也不過是去一次鎮上,趕一回大集。
姜氏等著外頭喧囂的動靜安靜些了,才端著兩個碗,去了公公婆婆的住處。
兩個碗裡,一個裝著紫蘇葉、甜菜根、辣白菜,另一個裝著油炸豆腐丸子,和香酥脆嫩、拇指長的小黃魚。
姜氏把碗交給周氏:
“我娘和我大嫂給帶回來的,都是柳樹坨子和棒棰島那邊的吃法。我尋思著,這些雖都是家常的東西,吃法卻新鮮,該當先送給爹孃嚐嚐。”
周氏知道姜氏是個不藏私的,欣慰地點點頭:
“好孩子,你有心了。”
姜氏略坐了坐,便回了屋,略理了理鬢角,就又端著碗,一家一家給另外幾個房頭送過去。
這回,她一家只送了一隻碗,碗裡放了五樣東西,果真是讓他們嘗一嘗。不過她把碗裡的東西堆疊起來,擺得高高的,看起來誠意十足。
大房兩口子不知在屋裡說什麼悄悄話,姜氏一敲門,聽到一陣嘩啦啦的聲響。劉氏一臉不快地開了門,見敲門的是姜氏,臉色就更難看了些。
等她發現姜氏是來送吃食的,也沒有說什麼客氣話,只匆匆忙忙堆起了個浮皮潦草的笑臉,接過了那隻碗,就“砰”一聲摔上了門,連屋都沒讓姜氏進。
姜氏吃了一肚子氣,簡直要當面質問一下大嫂是什麼意思。
但她是看重禮數的人,別人可以失禮,自己卻做不出來那種事,最終什麼也沒說,腳步重重地回了自己屋裡。
她深呼吸了好幾次,才算重新平靜下來,端了碗去了二房。
孫氏素來說話刻薄,但在自家有便宜可佔的時候,往往會變得分外和藹可親。
見到姜氏來送吃食,把姜氏和姜氏的孃家好一頓誇,誇得姜氏的臉都紅透了,忍不住掙脫了二嫂孫氏的手,落荒而逃。
三嫂的態度還算正常,既沒有像大嫂那樣毫不客氣,也沒有像二嫂那樣熱情過度,而是恰如其分地客套了兩句。
姜氏很喜歡三嫂這種態度。
雖然她知道,三嫂暗地裡有些看不上她。
但兩個人面對面的時候,三嫂至少會把表面功夫,做得讓人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姜氏只在心裡偷偷地感嘆了一下,就彷彿害怕有什麼人聽見似的,把這個感嘆,給死死地嚥進肚子裡去了。
姜氏敲開了五房的門。
求收藏,求女頻推薦票,求冒泡留腳印!感謝親愛的書友“屠門大嚼”的打賞!感謝大家的支援!愛你們,(づ ̄ 3 ̄)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