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頭不能答,只催促:“來人說叫姑娘趕緊回去,不能耽誤。”
西閑緩緩起身,道:“回去吧,也許真是要緊大事。”
蘇舒燕見她這樣說,才應承了。西閑送她出門之時,猶豫再三,終於把她拉了回來,道:“舒燕,有一件事你得記著。”
“什麼事?你說。”
西閑道:“以後……不管是對誰,不管心裡有沒有,你千萬別再透出半點喜歡鎮北王的意思了,知道嗎?”
蘇舒燕一愣,繼而道:“難道是因為你要嫁給他了,怕我還惦記著他?你心裡不受用呢?”
西閑微怔,笑道:“你這樣想也未嘗不可,只是務必記得我的話就是了。”
蘇舒燕嘆道:“我知道了,難道我就那麼花痴,得逢人就說我如何如何喜歡鎮北王麼?再說我喜歡他也沒什麼可藏著的,人人都知道。何況除了你,京裡喜歡他的人多著呢,畢竟是這樣的大英雄。”
“口沒遮攔。”西閑蹙眉,神情竟有些肅然,“才說你就忘了?”
蘇舒燕吐舌:“好好好。不說就是了。”
西閑凝視著她,嘴角還有一句話,想了想,只道:“你去吧。”
此時那丫頭卻又來催,蘇舒燕不耐煩道:“只管催命似的,什麼了不得的。”到底辭別西閑,跟著出門去了。
奶孃在旁邊問道:“姑娘,蘇家催的十萬火急,是真的出了什麼事兒,還是沒臉讓蘇姑娘在咱們家久留?”
西閑忖度道:“奶孃你想多了,瞧這個情形,是有大事。”
奶孃道:“什麼大事?好事壞事?”
西閑笑笑:“應該算是好事罷。”奶孃還要再問,西閑卻不說了。
是日,東來回府,才進門就說道:“了不得,出了大事。”
於青青跟楊夫人忙問,東來道:“想不到蘇丫頭竟有這種福分,今兒皇上下旨,封蘇丫頭為太子良媛,擇日入東宮。”
於青青吃驚的眼珠子都要彈出來,楊夫人也大驚:“這是當真?今兒舒燕還在咱們這裡,也沒聽她說起。”
東來問:“什麼時候在?旨意是下午才有的。”
楊夫人道:“哦,我知道了,她本來正跟你妹妹說話,蘇家的人十萬火急叫了回去,大概就是因為這件事。”
東來嘆道:“這可真是人各有命,之前因為蘇丫頭給退婚,弄得滿城風雨成了笑話,卻想不到居然因禍得福,成了太子身邊的人。”
於青青才反應過來:“阿彌陀佛,這如何了得,以後太子殿下登基,那蘇丫頭……蘇姑娘她豈不是正經的娘娘了?”
楊夫人笑道:“這倒是個好訊息,我去告訴你妹妹去。”
見楊夫人去了,於青青在發愣之餘,又忍不住對東來說道:“怪不得那次太子妃特賞賜了咱們家跟蘇丫頭東西,原來是這個緣故!只不過太子是怎麼看上蘇丫頭的,明明是西閑更……”
還沒說完,就聽外頭道:“老爺回來了。”
兩人忙噤聲去迎接林禦史。林牧野進內見他兩人在,問道:“你母親呢?”
東來道:“母親才去找妹妹,今兒蘇家的丫頭不是封了良媛了麼?父親也該聽說了吧。”
林牧野對此卻反應平淡,只心不在焉應了聲,慢慢往裡去了。
是夜,林府眾人吃了飯,楊夫人不免也又提起蘇舒燕要入東宮一事,道:“我先前跟西閑說,她倒像是早就知道一樣,一點也覺著意外。唉,其實想想也是,當初太子妃賞賜他們兩人東西……那就是個兆頭啊。西閑那孩子的心又細,只怕早想到了。”
又笑道:“我只是笑舒燕,原先為了鎮北王尋死覓活,如今竟有這個福分。我也放了心了。”
她自顧自說了半天,卻聽林禦史冷哼了聲。
楊夫人一怔,轉頭看他:“你怎麼了?”
林禦史道:“什麼福分不福分的,不過是失之桑榆,得之東隅罷了。”
楊夫人不解,林禦史皺皺眉:“你怎麼還不明白,西閑這會兒心裡只怕明鏡似的。上次蘇丫頭給鎮北王羞辱,太子幾次致歉。這次蘇家來退親,好好地把本該是蘇家的媳婦又給了鎮北王,雖然對外並未張揚此事,可遲早晚的會有流言蜚語,太子這一步走的好啊,娶了蘇家的女孩子,蘇家徹底沒有怨言了,且更見太子的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