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煜隱隱動怒,卻不敢表現出來,只好強忍怒氣放下車簾,裝作雲淡風輕的樣子,繼續翻看手中書籍。
閉目凝思的求之先生忽而說道:“你若能一聲不吭走到萬碑山下,老朽便可給你一個良評!”
聞言,張煜眼神一亮,老儒士的評價對自己能否繼承夫子衣缽至關重要,他此行不就是為了博得一個好評價而來的嗎?張煜二話不說跳下馬車,幫著車夫牽馬而行,胸中湧起豪情萬千,昔年先祖周遊中原證得無上大道,而我腳下不過片刻行程,有何困難?
張煜滿懷壯志,旋即聽到身後有勒馬之聲,接著段平生的嗓音響了起來:“老人家,為何不坐上馬車啊?”
他扭頭回望,看到段平生站在一個滿頭灰發的老頭身邊,溫聲說道,那樣子要多親民有多親民。張煜心中不屑,體恤民情的樣子倒是像模像樣,可是別忘了,你的頭銜已經不是執掌幽州的武王殿下了。
那老頭咧著只剩幾顆殘牙的嘴巴,指了指自己的斷臂:“五年前,我的胳膊就是在這條道上丟的,現在想看看還能不能找回來。”
段平生默然,張煜則撇了撇嘴,他聽說過萬碑山之戰的慘烈戰況,賀蘭大祭司率眾奇襲,若非武王李長風拼死相抗,恐怕那時的幽州權貴一覺醒來,就得淪為階下囚。
武王府為此付出慘重代價,可結果是不僅沒有得到朝廷嘉獎,李長風反而因此死在獄中,若不是火速上任的刺史顧昊與安大節度使聯手鎮壓,就算是幽州沒有被契丹異族攻陷,也會因武王舊部的憤怒而毀於一旦。
唉!誰叫你李長風威風過頭了呢!
張煜忽而有些豔羨李長風的存在,縱橫半生無拘無束,要是能順利得到夫子衣缽,我也能活得這般肆意瀟灑!他瞥了眼段平生,心中暗哼,就是不知道你這位武王後人,能不能跳出桎梏,活得更長久一些,我還等著神功大成,親手打你的臉呢!
老頭打量著段平生的樣子,笑了笑:“王爺不必介懷,死守萬碑山是我們老哥幾個自願的事情,後頭就是家門口,不拼命不行啊,老頭我還好些,只丟了一條胳膊,可大把的人都丟了性命。”
“但老頭我氣啊,這才過了幾年光景,就有人淡忘了這事兒,王爺你給評評理,要不是咱們拋頭顱灑熱血,他們能過上今天的好日子?”
咱們!
段平生很喜歡這個詞,盡管他並未參與過萬碑山之戰,卻已然得到這些武王老卒的認同,這是他重整武王軍的關鍵一步。面對老者的詢問,他毅然答道:“當然不會,放心吧老人家,只要我還待在王位上,便不會讓人忘記萬碑山的戰事。”
“好!”
此時有一位披甲之人策馬行來,遠遠喊道:“王爺能有此心,是我幽州之幸!末將來遲,還請王爺贖罪!”
“劉老將軍有心了。”
段平生拱手相迎,這位老將軍早年間便從高位退下,卻憑借兩位虎子的日漸壯大,在幽州裡的話語權也逐步提升。老將軍此行前來,除了祭奠陣亡英烈,便是要尋找當年徵戰沙場的感覺,因為他是為數不多能夠在萬碑山之戰中保全自身的將領。
“王爺,末將鬥膽一問,若是給你三萬雄兵,可敢屠滅契丹?”
劉老將軍好似回到過去,仍舊任職於武王麾下,他眼神灼灼的望著段平生,不知為何這般出言。
段平生沒有詢問緣由,斬釘截鐵的答道:“小小契丹而已,有何不敢?”
“本王今日能鎮壓賀蘭於萬碑山下,明日亦可去契丹金帳,取那蠻夷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