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說的話在理,李健武不得不轉變了一個話題,他又問:“在你和大衛出山的途中,是否搭救了一個中年男人,那個人就是考古學家許伯未,這些,你總該有印象吧?”
陳志文沒有否認,他點點頭回答說:“沒錯,有一次趕上了大雨,我和大衛還有兩名當地農民被困在山裡,雨停後,我們看到一個男人掛在一棵荊棘樹上,他好像是從高處的山坡滑下來的,發現有人遇難我們立刻伸出援手,費了一番力氣才把那個人從高處救下來,等待那人醒轉之後,他告訴我們,他是一名考古學家,名字叫做許伯未。”
聽到這裡,馬林提出了第一個問題:“請問,當你們救了許伯未之後,許伯未當時是否意識清醒?”
陳志文不解地看向馬林,然後他說:“除了有些發燒,精神緊張之外,許伯未的精神還屬正常,起碼他還能聽懂我的話,也能回答我一些問題,意識應該算是清醒吧。”
李健武對馬林說:“這說明,許伯未在剛剛獲救之時,他還沒有失憶,那麼導致失憶的原因,就是在等待救援的那些日子裡發生的,可是,那些日子裡究竟能發生什麼呢?”
陳志文不解地看著馬林和李健武,他問:“失憶,你們說的失憶是指什麼?”
馬林解釋道:“我們還沒來得及對你說,許伯未自從雲南迴來後,他就出現了精神病,對於以前的很多事情,他都忘記了,但是根據許伯未的學生描述,許伯未在沒有發生意外滑落懸崖之前,他的精神是正常的,所以我們很想知道,當許伯未被你和探險家搭救之後,你們這些人之間發生了什麼,導致許伯未後來的失憶?”
陳志文撓著頭,他回憶著很多年前在山裡那段經歷,然後才回答說:“其實沒發生什麼,如果……如果非要說發生了什麼的話……那就只能說是饑餓了……”
李健武附和著說了一句:“饑餓……”
陳志文解釋說:“是啊,就是饑餓,因為我們一隊人在高黎貢山裡面迷路了,我們身上儲備的吃的東西都耗盡了,雖然我們身邊還有兩個當地農民做向導,但還是迷了路。”
馬林問:“迷路的原因是什麼呢?”
陳志文回答:“迷路的原因是因為下雨山體滑坡,令一條常走的山路消失了,為了走出山林,向導帶領我們走上了另一條小路,結果,向導也迷路了,不過,要是我們沒有迷路的話,很可能就不會遇到遇險的許伯未,從而救了他一條性命,不管怎麼說,神秘的高黎貢山似乎存在著某種魔力,人在山裡行走太渺小了,似乎命運都被那連綿的山體掌控了……”
馬林想起趙佗說過,許伯未滑下山坡的時候,他的揹包留在了趙佗身邊,也就是說,許伯未的身上也沒有帶吃的東西,雖然後來許伯未被探險家救了,但是饑餓又成為了包括許伯未在內的五個迷路人的最大困難,饑餓很痛苦,但是並沒有聽說饑餓可以令人失憶,想到這裡,只聽陳志文說:“假如你們非要打聽發生了什麼的話,那是在之前,我的意思是,在許伯未出現之前我和大衛四個人確實發生了很多……但遇到許伯未之後,相對來說還算平靜,除了疲憊和饑餓帶給身體上的折磨外,基本上沒發生什麼……”
李健武問:“之前發生了很多……發生了很多什麼?”
陳志文一下子皺緊了眉毛,深呼吸了一口氣才說:“很多,發生了很多……”
馬林從陳志文的痛苦表情上看出了一些端倪,他追問道:“我忽略了一個早該問的問題,你陪同探險家大衛深入高黎貢山,不單單只是為了尋求刺激吧?”
陳志文用力地搖起頭來,大聲說:“不,當然不是。”
李健武接茬問:“那你們的目的又是什麼?應該說,那一名探險家大衛的目的是什麼呢?”
陳志文深吸一口氣,他的話一下子變得斷斷續續起來,好半天才說道:“目的是……是……尋找……尋找……一具……一具屍體……”
聽到屍體這個詞,馬林和李健武都是一驚,二人互看一眼之後,李健武立刻問:“尋找誰的屍體啊?!”
陳志文吞下了一口口水,雙手無力地舉起來,比劃著說:“一具……一具死於六十多年前的……一具軍人的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