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慧敏皇後誕下正陽公主後,一連七八年竟都再無所出,時後宮空虛,朝中更是沒有皇子,是以眾臣紛紛進言求陛下廣納後宮,開枝散葉。可李玄臻對此卻不予理會,任由後宮空置,以至於朝中上下都一度為皇室人員凋敝而憂心忡忡。
可興許是老天開眼,第二年竟叫慧敏皇後直接懷了一雙龍鳳,誕下了如今的安樂公主和武朝太子。
武朝的這兩位公主中,李襄陽是隨了李家人。其不光長的與先平聖公主有九分像,眉宇間也時常會透出幾分李玄臻的影子。而安樂公主則隨了慧敏皇後,杏目蛾眉,小小的人兒沉靜大方。
可安樂公主今年才方過十四,尚未及笄的年紀,她神情懵懂,似也不明白聯姻之事怎麼突然又落到了自己身上。
李襄陽卻不管這些:“孩兒聽聞當年稷元送子求和,也是等了五年才將那質子送來,如今且叫他們也等上安樂兩年又有何妨?”
李玄臻聞聲沉默,看樣子竟是有了幾分動搖。
年前送她兄長急匆匆地出嫁,到了正陽公主這裡卻又可這般推諉商量,雲清瀾看在眼裡,心中也跟著生出一股怒氣,不由冷嗤一聲。
慧敏皇後不動聲色地朝李玄臻方向看了一眼。
“百姓常言,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正陽如今已過桃李,早也該到了嫁人的時候。”慧敏皇後淡淡開口,言語間似是十分贊成這門親事,“臣妾知陛下對正陽寵愛,可卻莫要因為這寵愛,反又耽誤了正陽。”
她緊接著又對李襄陽道:“至於那稷元太子,正陽未親眼瞧過,又怎知此人就真的如傳言一般顢頇無能?此子如今既是稷元太子,那必有其過人之處,未來再登大寶,這婚事對正陽來說,許也是一段天賜良緣。”
慧敏皇後頓了頓,又轉頭看向李玄臻:“陛下,您說呢?”
語中沉沉,似有深意。
只覺有看不見的無聲較量般,帝後二人在高臺上對峙似的沉默良久,最終卻是李玄臻敗下陣似的開了口:“皇後說的是。”
李玄臻面色沉鬱。
“那稷元太子,父皇已經替正陽看過了。”李玄臻頓了頓,“此子確為人中龍鳳。”
“那不行。”見事情推諉不成,李襄陽倒也沒有一意孤行,只又道,“便是要聯姻,那正陽也要親眼看看才放心。”
這倒不是什麼過分的要求。
李玄臻微微頷首:“今日天晚了,正陽若是想看,那父皇明日便宣稷元太子來宮中,正陽同他好好見見。”
“宮中處處是父皇的地盤,如何能看出這人的子醜寅卯來?”李襄陽搖搖頭,“方才回城,孩兒見城中百姓往來絡繹不絕,便想著不如也同這太子在京都城中四處走走,身處鬧市,才好看其人到底如何。”
“你想出宮?”李玄臻問道。
“只是想借此看看那人的品性。”李襄陽眼珠亂飄,看樣子分明是想出宮遊玩,可嘴上卻還是遮遮掩掩。
“罷了,便由著你。”李玄臻搖搖頭,似是有些無奈地淡笑一聲。
接風宴畢,慧敏皇後及正陽公主一眾人先行離席,雲清瀾正欲同諸位大臣一道向李玄臻拱手作別,卻又突然被李玄臻叫住了:“雲卿,朕有事安排於你。”
“不知陛下有何吩咐。”雲清瀾一愣,複而拱手問道。
正陽公主離席,此時的李玄臻又恢複了平日裡那副淡漠出塵的樣子,他遙立高位,聲音亦是冷淡:“正陽過幾日同秦太子一道出宮,事關皇室安危,城中須得加強戒備,此事雲卿且回去知會姚榮遠一聲。”
李玄臻頓了頓:“此外出宮那日,雲卿亦可輕裝隱於其側暗中隨行,好生護著正陽,若叫她出了差錯,朕便拿你是問。”
作者有話說:
李玄臻很寵愛李襄陽,但命運的禮物早在暗中標好了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