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很簡單,就是用不同功率的鐳射,擊打能量防護罩。看多大的功率能擊破它。
用來激發能量防護罩的是小功率鐳射。能量防護罩的能級,起始量很小。
設計好程式之後,實驗室自動執行。
他們在等待結果時,去外面的休息室歇息一會兒。
他們一邊品著茶,一邊商談能量防護罩但具體設計。
畢竟現在實驗室裡,各個部分都是分開的。
想要實際的應用,必須要設計成一個整體。
它的整合度、能源的供應、能量保護罩的形狀、鐳射的功率等因素。
它們都會影響能量防護罩,具體的功能。
只有在實驗室中,把所有部分都設計好。才能進行工業化的生産。
他們根據,公司現有的技術。在科研平臺中,設計好能量防護罩的各部分組成。
因為現在還不知道特殊蓋子的情況。他們預留這個蓋子材料的空間。
這麼快的時間能完成,張知用特殊的科研平臺加快速度。
方萬裡看到能量防護罩的具體工業佈局設計完成。
他恭敬的對張知說道:“張總,你真的是太厲害。我只完成了5,剩下的都被你完成。
這個設計實在太經典,量子核心能自動調整‘釒典’烯的形狀。
這讓能量防護罩,根據情況,自動的控制它的形狀。”
張知厚著臉皮說道:“這個太簡單,沒有什麼挑戰性。都是我們公司成熟的技術。
我只是把它們融合在一起,讓它們發揮自己的用途。”
張知看到這個能量防護罩的設計,他真的很滿意。
這是他給自己打造的烏龜殼,他透過資料推斷,能量防護罩的防禦能級,最起碼是它自身的5000倍。
張知的設計標準,就是按照5000來計算。
這樣能量防護罩,可以防護住大多數的輕武器。
以他的身份來說,也不可能有重武器對付他。
這個烏龜殼打造的很完美,它的安全能得到極大的保障。
他設計的能量防護罩,整個裝置有一個拳頭大小。
這個裝置還是有些大,但已經可以便捷的攜帶。為了安全,這已經是很好的選擇。
可以便攜的鐳射發射器,功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