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它的導電性,導熱性。用它作為鐳射器的核心,試著能否激發特殊的鐳射。
把它摻雜到其他的合金裡,看看能否改變材料的性質。
我們用了多種方法實現它,有著星藍的強大計算能力。
再加上一個科學家,他透過智慧機器人可以同時進行數個實驗。
現在把能想到實驗種類依次完成,它的反應很平常。一點特殊性都沒有。
我們最後得出一個結論,他就是一個普通的金屬。在一知的領域,還沒發現它的特殊性。”
張知聽著孫謙的述說。同時快速的吃完飯。
他知道孫謙所說的是真實,科研就是這樣。
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未必能得到想要的結果。
“趙智勇他們化學組。製造出來三種新元素的化合物。
你們用這三種化合物,重新的進行一遍實驗。
鍾元素的化學活潑性太低,他沒有化合物産生。
‘釒典’元素的化合物也許有重要的用途。
你們現在只做,通用的實驗研究。現在也應該進行細分領域的實驗。
就像鐳射進行激發,必須是和它相同頻率的電磁波。
也許你們的誰也沒有找到那個點。”
張知他們吃完飯,孫謙立刻安排新一輪的實驗。
孫謙和一群物理學家研討出新的方案,開始進行實驗。
張知依然在巡查他們的成果,有些小的成果出現。但都沒有重要的成果。
‘釒典’元素太貴,用在這裡不值得。
張知一直關注,那個綠色五邊形晶體的硝酸‘釒典’。它也沒有顯示出特殊的現象。
他知道自己有些急了,今天能發現“釒典”元素,已經是高興的事。
這種沒有目標的科研實驗,就是要透過多次的實驗,才能找到想要的結果。
這樣的實驗通常比一般性實驗更加艱難。
它比拼的是機率,科學實驗從不相信運氣。
如果沒有找到,不是方向錯誤,就是實驗的次數不夠。
張知能肯定他們的方向是對的,只要加大次數總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