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兩人配合的很好,星空探索公司的效率一直很高。
這就是他們在短時間,完成航天基地船改裝的原因。
李菱秋看到這個大型的航天基地船,還有它甲板上數十米的太空梭。
她好奇的向吳廈問道:“吳經理,我聽說這艘船以前是輪船,你怎麼這麼快就改裝成功。”
吳廈恭敬的說道:“李總,這艘船本來是讓太空梭起飛的場地。
他本來要加強它的船體結構和甲板,還要安裝電磁彈射裝置。
這樣工期很長,現在絕對完不成。”
他看了張知一眼,繼續說道:“張總研發的反重力技術,給了我們靈感。我們完全可以在空中發射太空梭。
這樣一來,船體不用改裝,我們只要把裝置放進去就好了。
再加上工業機器人的高效率,我們很快改裝完成。”
李菱秋聽到吳廈說完,她終於初步瞭解這艘航天基地船。
張知和他們一起走向指揮室,一路上,張知看到有很多央視記者,在拍攝航天基地船的各種情況。
他沒有想到把轉播權獨家給央視之後,央視派了這麼多作者,來採訪星宇科技的第一次太空梭發射計劃。
他們走進指揮室,看到很多人在忙碌,有人緊盯著光幕。還有央視記者在採訪。
他看到只有一個中年人坐在指揮室裡,表情很悠閑。
吳廈立刻向張知介紹:“張總,這位是工信部下屬的華夏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副局長白清。”
張知笑著和白清握握手,“白局長你好,歡迎來指導工作。”
白清笑著說道:“我們怎麼能指導你們的工作,你們這裡實在是太先進了。
我能從這裡看到以後的航天技術發展情況。”
白清感慨的說道:“太空梭實在是太耗資金,就是美國的實力都維持不下去。
我聽說你們的太空梭維護成本很低,你們太空梭要是成功之後。能不能出售給國家。”
張知笑著說道:“白局長多慮了,我們是商人,這個是商品。只要國家不嫌貴,我們雙手歡迎。”
張知早就有出售太空梭的打算,太空探索前期不能産生足夠的利益,還要燒錢。
他就想出售太空梭維持成本,國家本來就在他的出售範圍之內。只是有的國家堅決不能出售。
他們聊的很投機,又談論一些現在國際上的太空技術,未來的太空技術發展。進入太空的應用技術。太空材料製造和種子變異。
他們兩人正聊著,吳廈走過來打斷他們。
“張總,白先生。馬上就要到視窗期。我們準備發射倒計時了。”
張知看到現在距離視窗期只有五分鐘左右。
“現在我們只有等待結果,吳經理,開始最後的發射準備工作吧。”
張知表情淡然的說道,他知道五分鐘倒計時,開啟航天基地船的所有功能。
“好的,我現在就開始準備。”
吳廈深吸一口氣,排除緊張進入狀態。央視的記者和攝像師也進入工作狀態,他們要拍攝精彩的畫面。
張知看到李菱秋沒在這裡,他聯系之後得知,她在甲板上,等待著太空梭飛向太空的一刻。
吳廈走到指揮室的控制臺上,助手告訴他,還有五分二十一秒,最佳的視窗期將要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