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劉清泉很清楚一個文明一旦過度的依然機器人、依然別的文明之後會産生什麼可怕的現象,一旦離不開了,這個文明離滅亡也就不遠了,一旦智慧機器人出現問題,又或者是被高階宇宙文明透過智慧程式手段控制了機器人,整個文明幾乎都要癱瘓。
所以帝國一直以來都非常堅定的執行劉清泉的制定的國家戰略,以人為本、強幹弱枝國家策略,重視人的作用、重視不斷加強自己的力量,所以一直以來帝國都沒有出現任何的問題,獲得高速的發展。
當然巖泉文明提供的低階巖泉人戰士也有著致命的缺點,壽命短、學習能力差、適應能力不行等等諸多嚴重的問題,在面臨複雜的戰場環境時,往往遠遠不如其他文明士兵,和帝國本土計程車兵相比更是無法相比。
巖泉文明的低階巖泉文明人士兵只能算是一個比較高階的機器人吧,當當炮灰還是很不錯,當然帝國這邊的提供的戰艦都是全套空間科技的戰艦,炮灰很可能都不要它們去當。
這100年來,帝國遠徵軍團各大集團軍都是在不斷的訓練,其中的重點就是巖泉文明士兵的訓練,帝國的科學家們為此都不得不對戰艦進行重新的設計,盡可能的設計的簡單一些,巖泉文明的這些低階炮灰能夠很好的去駕馭。
巖泉文明本身的戰艦,這些低階巖泉文明人之所以能夠駕馭,這都是因為巖泉文明這邊進行了無數年的訓練和培養,可以說從基因角度就已經適應了巖泉文明本身的戰艦操作,不過巖泉文明製造的戰艦說實話水平很一般,也就是靠著滾雪球的本領才能佔領兩個河系。
真正要放到宇宙當中去闖蕩,光靠這個本事就不行了,特別是對付那種沒有經歷過大災難的河系,本土文明非常強大的那種,一旦雪球滾動不起來,就完全沒有任何的作用。
所以必須使用帝國製造的戰艦和武器等等,帝國的戰艦都是武裝了全套空間科技的強大宇宙戰艦,體積到現在都已經縮小到了直徑500公裡,可是戰鬥力卻比起以前的大家夥直徑上萬公裡的宇宙戰艦還要強大很多倍。
空間儲存技術的發展讓帝國的戰艦不斷的變小,可是戰鬥力卻在不斷的增強,現在已經不是看個頭的年代了!
“嗯,三角座星系這裡如果真的是沒有經歷過大災難的話,整個星系當中本土文明的力量應該會非常的強大,至少如果不把帝國算在內,大災難前的銀河系眾文明絕對不是對手!”
“你們第一集團軍這邊應該要多多準備,巖泉文明計程車兵雖然是廉價的炮灰,可是相對來說能夠發揮出的力量也非常的小,所以這一塊要特別注意,不能太過於放心,真正值得信賴的還是我們帝國自己本土的大軍!”
劉清泉聽完劉啟英的彙報微微點頭,不過依然有些不放心,特別是第一集團軍當中巖泉文明的比例竟然佔到了4成,這讓劉清泉覺得不太穩妥,所以重點支出了這一點。
“請陛下放心,我這邊的打算就是讓巖泉文明計程車兵當炮灰沖在最前面,這一點巖泉文明這邊也是沒有絲毫的意見,低階巖泉文明人對於他們而言要多少就有多少!”
劉啟英點點頭,他本身就是打算讓巖泉文明計程車兵沖在最前面,即便是遇到強大的抵抗,這些巖泉文明士兵也是最好的炮灰,不過這個炮灰可不太好對付,至少對於那些沒有達到6級宇宙文明的而言是如此。
全套帝國空間科技打造的強大的宇宙戰艦,別看個頭非常小,可是戰鬥力絕對是槓槓的,單單是一個空間折疊防護罩,基本上就沒有人可以打破,基本已經處於不敗之地,再加上其他的科技裝備,絕對是碾壓性的戰爭。
這也是帝國非常自信的所在,可以一次性的組建出9個集團軍,同時準備對銀河系周圍最近的9個河系展開擴張,因為帝國有足夠的信心能夠推平這些河系。
實力最強大的第一至第五集團軍,每一個集團軍差不多都和第一集團軍一樣,擁有1000個星域軍團的兵力,1000個星域軍團的兵力開始很多,可是對於一個龐大的河系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
要知道巖泉文明當初緊緊憑借南銀河系方向的附屬衛星星系就滾雪球一般滾出了20萬個星域軍團,在銀河系大災難之前,銀河系的這些霸主們幾乎每一個霸主手中都擴充到了上萬個星域軍團的龐大兵力。
整個銀河系當時擁有的兵力數量都達到了上百萬個星域軍團,可謂是差不多已經達到了極致,非常恐怖的一個數字。
帝國現在卻是有足夠的信心,僅僅憑借一個集團軍1000個星域軍團左右的兵力就能夠推平一個河系本土文明的所有力量,哪怕是這個河系沒有像銀河系一樣每隔多少年就有一次文明的大滅絕,本土文明的力量比起銀河系還要強大很多倍,帝國軍方這裡依然充滿了信心。
近十萬年的時間過去了,帝國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取得突破的可不單單是空間傳送技術,現在的帝國一艘主力戰艦足以抵達上以前的十艘戰艦,1000個星域軍團推平一個河系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