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宇航員們安裝一塊太陽能發電板並不需要多少時間,快的一分鐘之內就能安裝完畢,一組10塊發電板很快就可以安裝完畢。
4根百米長的鋼管組成的面積有1萬平方,需要安裝1萬塊太陽能發電板,一個宇航員算1分鐘安裝一塊,都需要1萬分鐘,167個小時,將近7天的時間才能完成安裝。
但宇航員肯定是不可能不眠不休的工作7天時間,事實上,在太空之中工作對於體力和耐力都是一種非常巨大的煎熬,宇航員們一般工作2個小時左右就需要回到控制中心哪裡去進行半小時休息,每天也只能工作6個小時。
清泉科技這一次要建設的可是100平方千米的巨大太陽能發電板,這裡面光是需要安裝的太陽能電板就多達1億塊!
清泉科技出動了多達1萬多人的龐大隊伍來建設這個巨大的太空“田”,平均下來,每一個人需要安裝1萬塊的太陽能電板!
這是一項龐大的太空工程,也就是清泉科技才有如此巨大的手筆,要是換作地球其他的流氓,先不說這巨額的耗費,也不說如何運輸如此龐大的材料,單單這個安裝的工程,對於目前的世界各國而言都是難以完成的巨大任務!
也許有人會說了,你清泉科技的建設太原始,太落後了為什麼不能學學衛星和空間站的太陽能電池板,事先安裝好,到太空之中後直接伸展開來,這樣就省去了在太空之中的安裝程式。
要知道清泉科技要建設的可是面積高達100平方千米的巨大太陽能發電站,可不是空間站和衛星上面那樣的只有那麼一點點面積的發電板,如此巨大的太陽能發電板,沒有結實的骨架,隨便發生一點扭曲就會直接像玻璃一樣支離破碎,嚴重的甚至會發生太空災難。
也就清泉科技能夠依靠自己先進的技術,才能有實力在太空之中建設如此龐大的太陽能發電板,日本人2008年提出要建設太空太陽能發電站的想法,其實更多的是一種設想,就當時的技術而言根本就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面積高達100平方千米的巨大太陽能發電板,在地球表面都能非常清晰的看的到,如果利用望遠鏡去觀看,甚至能夠看得到上面忙忙碌碌的小螞蟻,這些就是負責建設、安裝太陽能發電板的宇航員們。
相比龐大的太空太陽能發電站,宇航員們和螞蟻確實是沒什麼太大的區別,可能唯一的區別是這些螞蟻跑的比較快,依靠磁性驅動的工作椅子在鋼管上面滑動的速度還是相對可以的!
緊張的施工一直在進行之中,一些安裝好的太陽能電池板已經開始工作,因為給每一個支架的鋼管內部都安裝了小型的發動機,並且連結的“十”字中心更是有一個更大的發動機,所以清泉科技的太陽能發電板是可以移動、翻轉的。
透過對角度進行微微的調整,可以讓強烈的陽光每時每刻都以90度垂直直射到每一塊太陽能發電板上面,處於最完美的發電狀態。
“老大,這已經建設好的100萬塊太陽能發電板,每小時都可以發電130多萬度,超過了預計的100萬度電,效率提高了30,看來太空之中還真是非常適合建設太陽能發電站,發電的效率實在是太高了!”
江志鵬和劉清泉幾個人正在總控制中心這裡,觀看上萬名宇航員建設龐大的太空專案,同時對已經並網進行發電的情況進行了解。
“沒你想象的那麼好,現在這些裝置都還是新的,效率才這麼高,等到裝置老舊之後,效率就會大大的降低,平均下來能夠有預計的就差不多了!”
劉清泉搖搖頭說,太陽能電池板也是有壽命的,一般用幾年就會開始老化,發電的效率就大大的降低,到那個時候就需要對電池板進行更換。
“那也是幾年之後的事情了,誰知道到那個時候我們的技術會進步到什麼程度,反正幾年之前我是無法想象到現在的一切,世界變化太快了!”
江志鵬望著外面巨大的“田”感嘆的說,話裡透露出的都是對現在快速變化的感嘆。
“不快不行啊!宇宙實在是太危險了,地球能夠一直安然發展到現在,真是宇宙的恩賜,很多宇宙的文明,還在科技未發展的時候就被外星人發現,整個星球的外星人都淪為宇宙奴隸,碰到兇殘的文明,甚至會被滅族!”
劉清泉看著蔚藍色的地球擔心的感嘆,現在的地球雖然開始邁入太空時代,但依然非常的弱小,經不起宇宙的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