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處理完幾件事情,劉清泉就來到研究院這邊。
研究院日常的事情都在改革後走了正規,研究的工作非常枯燥,很多時候長年累月的做著重複的事情,很難出成果,也只有那些真正喜歡研究的人才會愛上這樣的工作。
劉清泉來到資訊科學技術研究院,自己記得有一個新來的表現非常出色,在這個次改革中被評為1級中段,是浙大通訊專業的畢業生,名字叫做周境波,對通訊研究有相當的功底,基礎紮實,並且非常有激情和創新能力。
作為一個1中段的科研人員,周境波擁有組建自己研究小組的權利,此時的他正帶著幾個同樣愛好通訊技術研究的人正在拿著個電線幹一樣的東西在不斷的轉動,旁邊一臺古怪、簡陋的訊號接收裝置正在滴滴滴的響個不停。
“鏡波,你們這是在幹嘛啊?”劉清泉過來笑著問。
“老大,你來了,我們最近在研究電磁波接收技術,已經有不錯的成果了,很快就可以上研究院彙報了”周境波看到劉清泉過來,連忙過來彙報,後面這些來的研究員也慢慢的跟著叫劉清泉老大。
而周境波剛剛說到的電磁波技術是現代通訊的主要技術,基本上現在所有的通訊都還是依靠著電磁波技術,它有著無比優越的特點,與有線通訊技術相比,它不需要架設通訊線路,不受通訊距離影響等優點。
這項技術是現今通訊的主流技術,大家使用的手機就是電磁波技術,通訊公司透過在地面大規模的建築訊號基塔來接受發射電磁波訊號,實現手機通訊,而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透過衛星訊號。
而關於電磁波技術的發明者非常有意思的是沒有一個統一且得到全部人公認的科學家。在英國,人們把麥克斯韋奉為無線電的開創人,認為他最先指出電磁波的存在;在美國,有人認為德福雷斯特是無線電之父,因為他發明瞭三極體,而三極體是無線電通訊器材的心髒;在俄國,只承認波波夫是無線電通訊的創始人;在西方科學家的眼中,義大利人馬可尼是無線電通訊的發明人,他因此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在德國,人們認為赫茲才是無線電的開創者,因為他最早證明瞭電磁波的存在,電磁波的振動頻率的單位,就是以他的姓命名的;到底是誰發明瞭無線電通訊呢……
在這件科學成就上,和其他的相比,實在是太眾說紛紜了……
電磁波通訊技術也有著自己天然的優勢,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面,電磁波技術對生物是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的,對人體會造成傷害。
日漸密集的電磁波訊號發射接受塔,特別是大功率的電磁發射臺、廣播發射臺,傳輸電力的超高壓輸電線路、城市交通運輸系統,還有家庭電腦、電視、微波爐、電磁灶、手機等等都會造成環境的電磁汙染。
如果長時間的置身其中,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其中有些傷害值得大家去警惕和關注。
電磁波對人體傷害最要是作用在熱效應、非熱效應和積累效應三個方面,致機體平衡紊亂,引發頭痛、頭暈、失眠、健忘等神經衰弱症狀;使人乏力、食慾不振、煩躁易怒;還能使人體熱調節系統失調,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或降低、呼吸障礙、白細胞減少;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及惡化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婦女尤其是孕婦,還有兒童受到電磁波的影響非常大,造成的傷害也是也更嚴重。
……
這次劉清泉準備拿出一項更加先進的通訊技術出來,讓周境波去研究,這項技術叫做量子通訊技術。
量子通訊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資訊傳遞的一種新型的通訊方式。
量子通訊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新型交叉學科,是量子論和資訊理論相結合的新的研究領域。量子通訊主要涉及:量子密碼通訊、量子遠端傳輸和量子密集編碼等,近來這門學科已逐步從理論走向實驗。
它相比傳統的電磁波通訊技術,在高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傳統技術是遠遠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
量子通訊絕不會“洩密”,其一體現在量子加密的金鑰是隨機的,即使被竊取者截獲,也無法得到正確的金鑰,因此無法破解資訊;其二,分別在通訊雙方手中具有糾纏態的2個粒子,其中一個粒子的量子態發生變化,另外一方的量子態就會隨之立刻變化,並且根據量子理論,宏觀的任何觀察和幹擾,都會立刻改變數子態,引起其坍塌,因此竊取者由於幹擾而得到的資訊已經破壞,並非原有資訊。
高效性方面,被傳輸的未知量子態在被測量之前會處於糾纏態,即同時代表多個狀態,例如一個量子態可以同時表示0和1兩個數字,7個這樣的量子態就可以同時表示128個狀態或128個數字:0~127。光量子通訊的這樣一次傳輸,就相當於經典通訊方式的128次。可以想象如果傳輸頻寬是64位或者更高,那麼效率之差將是驚人的2,以及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