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需要耗費較多精神力的。
根據現今狀況,丁雲大致推斷出來的結果是,密度越大,同屬於金屬物質的東西,越容易變成黃金,與黃金關系越遠,同時密度也越小的東西越難變成黃金,所以才會耗費掉更多的精神力。
這麼一算的話,好像就又合理了一點,欠缺的物質是用精神力彌補上的。
至於這些東西變成黃金有啥變化?
手鐲啞鈴陶瓷碗,都是正常的變成了黃金所造,甚至就連啞鈴上的紋路啥的都是清晰可見,除了性質有所變化。
其他的跟原來一模一樣。
銅鐲子也是一樣。
陶瓷碗上面原本的花紋則是直接變成了浮雕,而且還是那種摸不出來,但是肉眼的確能看到文字和花樣的浮雕。
特別精緻的樣子。
礦泉水的變化就有些差異了,它不是整體變成黃金,而是外面的塑膠瓶子變成了黃金,蓋子還能夠正常擰開,然後裡面的水都變成了特別細小的金沙。
奇奇怪怪的,丁雲也說不清原理。
至於道德經和抽紙。
道德經並沒有變成一本打不開的黃金書,而是變成一本依舊能夠正常翻閱的,只是變成黃金製造的書籍,每一頁都能夠正常翻開,只是頁面不像紙張那麼柔軟,而是變得有些堅硬,但是稍微用點勁,也能捲起來,甚至弄出摺痕。
另外書籍上原本的文字。
也化作浮雕,印在了金頁上面。
顯得相當豪華奢侈。
就是看起來十分不方便,原本的黑字都變成了金色浮雕,必須得陽光既不猛烈,也不暗淡,同時還不能正對著陽光,得稍微揹著些,才能看清楚文字。
而抽紙跟道德經是差不多的情況。
在丁雲用刀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抽紙開口開啟後,裡面是一張張清晰可見的黃金抽紙,同時每一張黃金抽紙還能再細分成四層,因為她家抽紙是一張四層組成的,簡直太合理了。
隨著驗證結束。
丁雲立刻就安心多了,有這個金手指在,不管她再怎麼跟原身所謂的親生父母撕破臉,又或者她兒子被他們打壓之類的,都不用擔心會被逼到絕路了。
不過現在當要之急還是得先賣出點黃金,好歹讓自己手裡有點錢,手裡沒錢做依仗,實在是沒底氣去做些什麼。
因此丁雲很快就帶上手機出門了。
出門買了三百斤陶泥回來,平均不到兩塊錢一斤,三百斤加起來也就五百塊錢左右,這還是送貨上門的價格呢。
要是不用送貨的話還能便宜點。
陶泥到家後,丁雲是理所當然的把那些陶泥全都塑造成金錠金磚的模樣。
然後將其變成黃金。
沒辦法,如果買鐵錠銅錠之類的東西回來變成黃金的話,那具體的規格其實都是鐵錠銅錠的規格,拿出去怎麼看都覺得奇怪,而且買完一個規格的鐵塊回去,沒多久就往外賣出同樣規格模樣的黃金,雖然並不一定會被人發覺,並且深入調查,但是,這終究也是隱患。
相比較而言,用陶泥的話。
就靈活方便多了。
想要什麼形狀就捏什麼形狀。
也沒有人會把陶泥與黃金聯絡到一起,總體來講,肯定會安全上許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