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總算暫時保住了。
事後一切都還是按部就班進行,並且隨著丁雲的預測的結果越來越多的被證實,她不但順利獲得了報社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報社和她本人的影響力也逐漸擴散到了全國,特別是有關於天氣的預測,權威性更是都超過了天氣預報。
有時候預測出比較大的天災時,天氣預報那邊還會轉播解讀下,生怕一些偏遠地區的人沒有訂科學日報不知道。
這排面,妥妥的前無古人。
沒兩年時間,科學日報就發展成了全國發行量最大的報刊,很多地方府衙更是將之定為官方必訂的報紙,什麼報紙都能落了,就這報紙絕對不能落了,主管農業的和緊急事件處理部門。
更是直接根據報刊的預測。
開展相關工作。
當然了,當報刊和丁雲那個筆名的影響力達到這種程度的時候,報刊那邊自然就不可能再繼續死死瞞住丁雲真實身份了,實際上,丁雲在科技日報上面預測天災一個月之後,國家層面就派人與她接觸了下,並且還伸出了橄欖枝。
之所以這麼慢,並不是說不重視。
主要是事情太過於重大,太重視。
丁雲年紀又太小了。
很難讓人相信,她能力會那麼大。
出於謹慎,他們是查了又查,把丁雲祖宗十八輩都摸清楚了,所有親戚朋友甚至接觸過的人也都摸清楚了之後。
徹底確定其無害且可信任。
這才與丁雲正式接觸交流。
而最終的交流結果是,丁雲願意合作,卻不願意從此隱姓埋名之類,只希望國家能夠替她身份保密,她想要以一個正常學生身份,繼續過正常的生活。
而國家方面在謹慎考慮了番後。
還是同意了丁雲的要求。
然後就開始替丁雲掃除痕跡,並且還順帶著把科學日報報社給收編了,隱秘的收編國有,股份國家沒有動,只是將裡面所有不知道科普小能手真實身份的人全部換成了國家方面的保密人員。
他們除了正常工作之外,還得監督提防知道科普小能手真實身份的人不能洩密,同時,順帶著防止有人搞破壞。
另外就是丁雲的手機之類也都被換了,換成了專業的加密型衛星手機,訊號只走他們國家自己的衛星走,只要沒人攻破衛星防禦,就不存在洩密可能。
也不存在有人篡改資訊的可能。
除此之外,其他的預防工作,保密工作,包括安保工作之類的,都有在之後的很短時間內,有條不紊迅速完成。
這才是之後的科學日報報社能夠安穩發展,全面擴張,同時也沒有任何人能夠搗亂,造成破壞,以及丁雲的真實身份,一直都只在小範圍內有所流傳。
並沒有外洩的主要原因。
要是沒國家出手幫忙,光靠報社自身能力,丁雲身份早洩密十七八回了。
說不定還有可能被擄走。
或者有什麼性命危險。
當然了,丁雲也不是沒有付出的。
她除了依舊需要正常作出一些天災預測之外,還會順帶著給國家提供一些國外的災害預警,這些資訊可是相當重要的,不說其他方面的影響,光是一些天災導致的物資短缺,物流影響,航道影響,農作物歉收之類的推測,便足以幫助國家,在國際市場賺取大額利潤。
而除了十分明顯的經濟收益之外。
其他隱形利益更多。
要不是答應了丁雲不能影響她正常生活,國家方面都想把丁雲當成頂級國寶,塞進十八層國庫裡面保護起來了。
這樣的大佬再重視也不為過。
甚至於她的身份資訊保密程度,已經被保密部門列到了最高階別,整個國家高層也就僅有寥寥幾人有資格瞭解。
妥妥的第一批次。
4s級別的保密檔案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