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爺,?我覺得您可不能再心懷婦人之仁,?心慈手軟,總期待著朝堂之上的那些個家夥相信您的忠誠之心了。
他們的意思難道還不夠明顯嗎?
谷縠
這明顯是不信任您。
您要是想造反,那就不會只帶三萬大軍回來,這三萬大軍不過只是您擔心自己的安危有所堤防罷了,可是他們卻依舊不放心,現在派這些個小官過來。
明顯是想要用小恩小惠離間軍心。
現在天下還未一統,當今陛下又僅僅只是個三歲小兒,滿朝文武還各有私心,估計早就有對您動手的計劃了,您就算不為了自己的安危考慮,不為了您的家族子女考慮,那也得為了天下百姓考慮,現在的天下可遠不是一個三歲小兒能掌控得了的,到時朝廷官員內鬥。
鐵定又是天下大亂啊。
這天下已經亂了兩百多年,如今好不容易有了重新一統的希望,如果因為您的心慈手軟,導致天下再次分崩離析的話,那您可就是百姓的千古罪人了。
國公爺,咱們已經沒有多少猶豫遲疑的機會了,還望您真的早做決斷!”
早在先帝去世的訊息傳開時,許慶和內心就有了鼓動安國公造反篡位的想法,但是安國公要臉,覺得自己欺負孤兒寡母實在是不好聽,同時也覺得先帝對他有恩,他不能太過恩將仇報不是。
所以最開始安國公拒絕的很幹脆。
甚至於還斥責了他一番。
但是許慶和根本就不想只當一個軍師,然後混個普通文職,同時他更是十分清楚,像現在這麼好的謀朝篡位的時機實在太罕見了,這要是錯過了,下輩子都遇不到,為了搏一搏從龍之功,也為了以後有做宰相,權傾天下的機會。
他是做了很多隱秘操作的。
譬如勸說其他將軍,挑動那些人也想博個從龍之功,得個爵位的想法,再譬如特地派人去京城裡傳一些假訊息。
讓他們覺得安國公不安分。
甚至於就連安國公沒有趕回去參加先帝的國喪,也是他在暗地裡策劃的。
他特地策劃了不少降兵叛逃。
讓安國公無法及時回去。
包括後來提醒安國公,京城那邊的一些官員,乃至於那對孤兒寡母,也就是太後和小皇帝可能想要對他動手,勸他多帶些士兵護衛安全,去京城領賞。
全部都有他的身影。
他很清楚,甭管安國公是出於什麼原因帶著三萬大軍進京,光是三萬大軍的數字,就足以讓京城那邊恐慌不已。
接下來兩方必然會互有試探。
同時京城那邊會越來越覺得安國公可能想造反,得對付,安國公這邊,也會因為京城的一些動作,越來越覺得京城那邊想要他的命,想要奪他的兵權。
現在,許慶和覺得時機已到。
那是立刻開始從安國公的自身性命安危,家族安危,子女安危,提升到國家安危,百姓安危上,並且藉口都替他找好了,直接從大義的角度上勸他,好像他不造反,天下頃刻就得分崩離析。
再次陷入數百年的混亂似的。
至於安國公,他最開始可能的確沒有造反篡位的想法,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和勢力膨脹,以及邊上一些人的影響。
他其實也早就開始琢磨。
要不要反了。
如今聽完許慶和的話,立刻就覺得時機已到,這藉口挺好的,因此當即微微晗首:“這麼說我豈不是不得不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