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未達標的,直接開除。
因為丁雲提的要求和標準並不高,只要不是故意偷懶,基本不存在不達標的可能,所以對於那些沒有偷懶心思的工人而言,這分明就是在給他們獎勵。
在給他們工資之外的額外獎金。
所以根本沒有人不同意。
大家的積極性很快就被調動起來。
再加上丁雲現在又處於各行各業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所以她的那個食品廠,自然是很快就得以迅猛發展起來。
並且在年底繳稅環節份外突出。
沒辦法,相比較於不少一年到頭每個季度都在虧本,都在想方設法向上面要求經濟幫助的那些個國營工廠而言。
丁雲這個唯一的一傢俬營企業。
不但沒有虧損破産,反倒還向上面繳納了一大筆稅款,哪個領導不欣喜。
不覺得她有能力。
可以適當的給予幫扶。
於是到了第二年的時候,丁雲不僅有了員工的得力協助,還得到了本地相關部門的熱心幫扶,幫他們與其他地區的相關部門聯系,打通關節,方便他們將産品輸出全國,幫他們聯系收購原材料,甚至於幫他們跟部分鄉村地區的農戶做保,讓農戶多種原材料賣給他們。
在本地相關部門的熱心幫助下,丁雲的食品廠發展更是跟上了高鐵似的。
那叫個迅猛發展,穩步直升。
不過才花了一年的時間,就再次擴大了銷售範圍,本省連帶著本省附近的幾個省,但凡稍大點的商場,幾乎都能夠看到丁雲家食品廠生産銷售的零食。
但是,零食廠的發展也就到這了。
在丁雲想要繼續往其他地方,其他省市擴張的時候,不但銷售量上不去。
客戶評價也降低了許多。
加上距離越遠,運輸費越高。
成本越高等各方面原因疊加。
丁雲的食品廠發展,無疑已經進入了瓶頸期,不突破的話很難繼續擴張。
而俗話說的好,不進得退,如果不能再進一步,那往後就只能要麼止步不前,要麼不斷退步,被迫縮小銷售圈。
甚至於被後起之浪拍死在沙灘上。
對此,丁雲不得不開始收集資訊。
收集往距這邊比較遠的幾個省擴張推銷失利的那些推銷員,獲取到的相關資訊,同時考慮往其他地方開設分廠。
藉此降低成本,減少運輸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