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載,仁壽元年,文帝令天下各州,凡吉利塔內均作神尼智仙像,就是因為他少時得智仙育養的緣故。
楊堅常對群臣感慨:我興由佛法。
在當時本來由於北周武帝的禁佛政策,隋朝初期的佛教式微,尤其是在中原,已經面臨生死存亡的問題,眼看就要滅絕,連傳承都難以繼續下去,但經過楊堅這麼一搞,佛教起死回生,反而加倍的繁盛起來。
上有所愛,下必效之。
由於楊堅對佛門這麼偏愛,導致天下官員在各地紛紛建立寺廟,以討皇上歡心,此後佛門再興,寺院遍佈大江南北,迎來了又一次新生。
因為有皇帝的支援,搞得佛門有點肆無忌憚,兼併土地,廣招信徒,江北江南,人數與日俱增。
後來即便是楊廣,也曾受過佛門大戒,但他雖然受戒,卻不怎麼信奉,後來甚至搞出將女尼配給軍士的舉動,這非但不是信眾,甚至已經成了滅佛的先鋒了。
如今葉柯一聲令下,王伏寶便帶領錦衣衛,又有官府配合,開始梳理全國佛寺,域內佛寺僧眾有一多半都被趕出廟宇,或勒令還俗,或充軍打仗,反抗之人盡數被誅。
寺廟的寺産也都被搜刮幹淨,以做軍資。
其中藏汙納垢的寺廟,更是被嚴格依照法律論處,該斬殺的斬殺,該示眾的示眾,不給佛門半點臉面。
就在佛門惶惶不可終日,上下求情之際。
葉柯又頒布了一項律法。
規定所有出家人,無論僧道,必須經過考試,國家才會承認他們的僧道身份,每個考試透過的僧侶,國家會頒發一份度牒。
而且這度牒每隔五年更換一次,更換時候必須參加考試,不合格者予以注銷。
不管在哪裡的僧眾,官府必須時常查驗,度牒遺失者罰款萬金。
同時又詳細規定了佛門的待遇,要求他們所有接受的佈施,價值五兩銀子以上者,一律交稅!
並根據佛寺規模大小,規定僧眾數量、每年交稅額度。
當然,道家也是如此。
一時間,天下嘩然。
無數人聲稱皇帝要滅佛。
佛門法師玄奘親自面見葉柯,說道:“陛下毀我佛門,倒行逆施,豈不知生死輪回,報應不爽?陛下厭佛,有我釋門法難,但我等捨生成仁,必將往生極樂,難道陛下就不怕永墮阿鼻地獄,不得超生?”
葉柯淡淡一笑:“玄奘法師,你這麼說我這就放心了,既然你們死的如此幸福,想必也無憾了。這人間有我們受苦就行了,如你所願,但凡信什麼極樂世界,天堂地獄的,統統送他們去享福。”
“我記得在佛經中,出佛身血的都能去天界當個魔王。玄奘,你大可以去極樂世界詛咒我。”
玄奘目瞪口呆,不能言語,當夜回去之後,坐化圓寂。
洪武五年,經過葉柯數年治理,天下恢複生機,開始向著開皇之治邁進。
這一年,葉柯親率騎軍三十萬,禦駕北征,於陰山大破東突厥,一戰殺突厥青壯十萬,俘虜十萬,生俘頡利可汗和吉利可汗。
班朝回師之後,葉柯大宴群臣,酒酣之際,命令頡利可汗和吉利可汗跳舞,為君臣跳舞,又令當世名家閻立本繪畫記之。
洪武七年,葉柯再次率軍北征,滅掉西突厥、薛延陀、契丹、渤海國等。包括之前的突厥俘虜,攻俘虜有五十萬之多。
所有俘虜一律用作中原修路、開礦、疏浚大運河所用。
其中有十萬青壯俘虜在關中一帶,修建了十幾座堪比鄭國渠的水利設施。
洪武十二年,葉柯命李靖滅吐谷渾,竇建德滅鐵勒。
洪武十五年,葉柯再次禦駕親徵,征伐高麗,一路勢如破竹,所過之處,但又反抗者殺無赦。
高麗宗師“弈劍大師”傅採林再去高麗軍民的期盼下刺殺葉柯,結果被葉柯一招所殺。
高麗自此失去了所有抵抗的本錢,高麗王投降!
葉柯盡俘虜高麗青壯,開拓遼東土地,修建馳道、水利設施、和帶火坑的屋子。
基礎設施完成之後,移三十萬漢民,開發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