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葉柯一家,完全就是他一力支撐,向他投誠的都是寒門之士,所以說他基本都沒有求到世族什麼。
文官數量不夠那就軍管,而後將他在渤海郡開辦的學堂,推廣到河洛一帶,教授底層百姓和軍士讀書識字,作為他手頭的基層文官力量。
經過多年培養以及在河北的試驗,已經培養出了大批合格底層文官。
士族們從來沒有想到,葉柯最後卻是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橫掃掃北地成為關東之王,壓制的李唐只能茍延殘喘。
而此時葉柯與宋閥聯姻,即將迎娶宋缺之女宋玉致的訊息傳了開來,世家便坐不住了,他們一邊心裡大罵宋閥無恥,搶北方世家的好處,一邊暗嘆他們有先見之明。
這其中,獨孤閥表現的最為活躍,眾所周知,獨孤家有位鳳凰女,還是雲英未嫁之身。
因此這一段時間,獨孤閥的閥主,藉助帶著獨孤鳳觀摩天津橋一戰的藉口,留連洛陽,時不時還帶著獨孤鳳上夏王宮求見。態度熱切之極!
這事他們獨孤閥最在行,可謂熟門熟路,畢竟皇後都出過好幾個呢!
這就是不借助外力,自力更生的好處,葉柯崛起的過程中,從來都沒有得到過所謂世族門閥的鼎立支援,所以也就不會顧忌所謂的世家門閥勢力。
到了這時,夏軍的官僚體系已經建成,上上下下都是葉柯使用的河北舊人,以及學堂裡面培育出的骨幹!
雖然對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但根本無需看別人的臉色,也無需藉助什麼世族勢力,他人願意來投他歡迎,不樂意的話他也不勉強。
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必須適應他的體系!
……………………
八月十五的天津橋之戰,葉柯最終還是錯過了。
比起函谷關的和徐世績夫婦的安危,區區兩個妖女的撕逼,引不起葉柯的興趣!
最終的結果是以微弱優勢,戰勝了師妃暄。
師妃暄也踐行諾言,宣佈慈航靜齋封山二十年。
這個訊息,在江湖上沒有引起任何波瀾。
畢竟慈航靜齋“坑友”事件太過丟人,加上之後的佛門投誠葉夏,改換門庭,節操丟的太快!讓慈航靜齋的白道領袖之位,幾乎形同虛設。
…………
“夏王雄才大略,行軍打仗天下無敵,乃當世明主,李唐已是昨日黃花,少帥也無法相抗,子陵若是這點都看不透,妃暄也無話可說。”
洛陽城外一處樹林,師妃暄面對寇仲和徐子陵,侃侃而談。
徐子陵目瞪口呆:“可是……可是,仙子之前還不是說,說秦王……為當世明君?”
寇仲也是瞠目結舌,他們當然聽說了佛門對葉柯的重新評價,當世心裡認定了是佛門的那些和尚被葉柯屠刀之威嚇軟了脊樑骨。
可是萬萬沒想到,師妃暄也改弦易轍,不再推舉李世民,竟然開始誇贊葉柯,若非夏王宮裡,葉柯對他們一番耳提面命,將道理揉碎了掰開了講給他倆聽,他倆受到的沖擊說不定更大。
到了這裡,仙子的美好稱呼,在徐子陵眼裡,只剩下了師妃暄絕世的美貌。
徐子陵一聲長嘆:“既然仙子這麼說,子陵也無話可講,慈航靜齋既然要封山二十年,那我兄弟二人就告辭了!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或許日後還有相見之日。”
師妃暄聰明絕頂,怎麼會看不出徐子陵內心的波動,但事已至此,她也無可奈何,便輕輕說道:“葉夏一統天下,大勢已成,少帥非要螳臂當車……”
便在此時,徐子陵突然摟住寇仲的肩膀,大聲道:“仙子謬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葉柯也不過草民出身,他能一統天下,為何仲少不能?”
師妃暄一頓錯愕,怔怔的看著徐子陵,不知不覺之間,流下了兩行清淚。
她緩緩搖頭,淡淡的說道:“由亂歸冶的道路並不易走,妃暄只能抱著不計成敗得失的態度盡力而為,可是個人的力量有限,妃暄可爭取的或能爭取的只是和平的契機。”
徐子陵淡淡的說道:“仙子說的話,或許都是大道理,但是仲少是我兄弟,他要爭天下,我自然義不容辭,鼎力相助!”
寇仲看著徐子陵,心中震撼莫名。
他知道,他的好兄弟陵少所說的當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在告訴師妃暄。
以前你是我心中神聖不可侵犯的仙子。
現在,你只是慈航靜齋的師仙子。
再見了,我的痴戀!
再見了,師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