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望向兩人:“他們的年紀都偏大,體力也不夠。我那種製茶手法,是要親手做的,沒辦法團體合作。而鮮葉不等人,時節不等人,依他們的體力,制個十來鍋可能就累的不行了。”
“我好不容易教會他們,他們卻做不了事,何苦呢?不如教年輕人。年輕人學會了,可以再製幾十年的茶。而那些製茶師傅,就算如今體力好,再做上幾年也就做不動了。”
“再說,咱們不是還跟那些園戶收毛茶嗎?那些毛茶儲存期也不長,也得有人制。把他們全都派給了我,那邊怎麼辦?”
葉崇明眉頭皺了起來,點了點頭:“確實如此。”
孫女是秋天才得到祖宗庇佑,得到傳承的。
那時他對孫女的本事也不瞭解,信任度不夠,而且當時已沒有茶青了,就是想培養製茶師傅也來不及了。
現在春茶馬上就來了。而一年中最好的茶就是春茶。
現在他們有茶青,有特別厲害的製茶方法,卻因為沒有製茶師傅而束手無策,這真讓葉崇明不知說什麼好。
葉鴻盛純粹從技術上考慮問題:“那新茶的製法難不難?如果是一個新人,要多久能學會?”
“難不難的,還真不好說。”葉雅茗蹙眉,“現在天氣也漸漸暖和了,想來山上也有一點茶青了。不如咱們明日上山去,我制給你看。”
“好。”葉鴻盛點頭。
“我也去。”葉崇明道。
次日一早天還沒亮,祖孫三人就去了白藤縣的茶山上。
馬車在別院停下,進了院子,葉崇明就吩咐小廝。“你去跟莊頭說一聲,讓他們採些茶青,送到別院來。”
小廝答應一聲,朝茶山上跑去。
別院就建在茶園裡,出門就是茶山。不過別院離莊奴們住的地方有點距離。
這時候雖有些茶芽已冒頭,但産量太低,還不是開採的時候。得再過上幾日,溫度再升高些,才是最好的採茶時節。
葉雅茗讓護院和車夫去院外守著。等他們走了,這才吩咐贊兒和水厄去她的馬車上搬東西。
知道事關重大,三人都沒多帶人,只帶了自己最信任的貼身丫鬟和小廝。至於護院和車夫,葉崇明也是精心挑選過來。
葉鴻盛看贊兒和水厄從馬車上抬下一口鐵鍋來,他奇怪地看了葉雅茗一眼,不過沒說什麼。
將鐵鍋送到廊下,兩個小廝又從車上抬下一個爐子,最後抬下一筐柴。
葉雅茗道:“採茶攤放要時間,起碼得下半晌才能制。祖父您跟爹坐了一路的車,先去歇息一會兒,等午飯時再來吃飯吧。”
他們天沒亮就出發,城門一開就出了門,這會兒還沒到午飯時分。
“成。”葉鴻盛道,“我去山上走一走,半個多時辰後回來。”他打算去看看山上的茶樹情況,順便跟莊頭聊聊。
葉崇明年紀大了,坐了半天馬車混身不得勁兒,便去屋裡歇息了。
大半個時辰後,有人拿了一筐茶青過來,葉雅茗指揮兩個丫鬟把茶青攤開在竹匾上攤晾。
此時下人們也把午飯做好了,葉崇明被叫了起來,跟兒子、孫女吃了一頓簡單的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