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同學看的有點懵,“咋樣?”
出題的學生苦笑,“還能怎麼樣?”
看出了他的那點小用心,甚至把自己故意給錯的條件修改了過來。
別的且不說,起碼這位部長同學把國內外的教材吃得很透,乃至那些不怎麼被人關注的書籍。
負責監考的老師看著一群失魂落魄的學生忍不住搖頭,“想看別人的笑話那也得做好功課,國內大多數高校用的都是部編的相關教材,知道這些教材的第一審核人是誰嗎?”
不是教育部的那些專家,正是這位高部長啊。
光電化學專業的學生被這個內幕驚呆了,“她,她不是工作很忙嗎?哪有那麼多時間。”
“時間是海綿裡的水,擠一擠總是有的。行了知道這事就行,你們呀,就是太年輕,哪知道她一路走來經歷了些什麼。”
“朱老師,您知道?”
可不知道嘛。
她是滄城化肥廠的工人,而在此之前是下鄉的知青。
在滄化工作的時候考上了大學,畢業後留在學校擔任教師的工作。
雖然高部長可能已經忘記了她這個昔日的工人,但她始終記得也始終關注著這位老領導的一切。
“行了,考試結束了,你們好好學習,真想要了解那就平時多看新聞多看報紙,多去圖書館待著,咱們這位高部長最喜歡的去處之一就是書店圖書館,在那裡你們或許能夠找到更多的答案。”
學生們有些無奈的離開了,朱老師瞧著他們交上來的考卷,“真是群孩子。”
覺得自己能考上大學就十分能耐,是人中龍鳳了。
要知道十多年前恢複高考時,彼時還在滄城工作的高南雁,可是負責命題抓考試的人。
你們這點小門道,在她眼裡,又算得了什麼。
青年學生們在這裡上了一課後,倒是真有幾分知恥而後勇。
不過南雁與他們日常接觸少,除了考試時,幾乎沒什麼碰面的機會。
她現在忙得很,加入關貿總協定後牽扯到諸多事情,其中不乏出售專利之事。
因為這檔子事,這段時間喬常水沒少往這邊跑。
“師傅,有件事我一直很好奇。”
南雁看著這個年紀輕輕獨當一面的徒弟,“什麼?”
“黃援朝來首都那次,跟您談了什麼呀。”
喬常水不止一次的思考過這件事,很多事情都需要中間人跑腿,他師傅跟軍區這邊也需要個中間人。
最合適的莫過於黃援朝。
不是那麼起眼,但足以信賴。
“怎麼不問你師姐?”
“問了啊她不跟我說,你又不是不知道她那個人,信念感特別重,又特別守規矩。”
“你的意思是……我沒什麼信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