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掌握對方的行動,甚至主導了對方的間諜計劃。
這才是南雁的目的。
她可不喜歡被動。
這條長線慢慢來,起碼得需要一兩年才會有結果。
至於眼下,南雁正在等著panda五月的出貨資料。
美國那邊的資料來的晚一些。
今天剛好是科迪跟南雁約定的通話時間。
已經十點十分。
電話還沒有打過來。
南雁看著桌面上的電話,思考著最近的事情。
超級計算機工作已經在推動中,爭吵了許久最終還是將實驗基地落在了他們這邊。
美國方面定期進行技術諮詢,同時中方會安排人去美國那邊的實驗基地進行相關指導。
周淮明是個十分謹慎的人,倒不用擔心這個。
蕪湖無線電廠那邊最近在考慮改名,擬定名字已經遞交了過來。
南雁還掛著廠長的名號,最後一錘的決定權自然在她這邊。
其實這幾個名字她都不是很喜歡,想了想提筆落下另外幾個字。
蕪湖半導體公司。
簡單一些就挺好。
除了改名外,那就是廠區的擴建和分家。
擴建是因為要分家。
原廠區作為半導體研發中心繼續保留使用,其中幾個研究中心分出去。
這其中包括蕪湖計算機製造廠、蕪湖彩電製造廠、蕪湖積體電路製造廠等六個子公司。
現在的蕪湖無線電廠太大了,需要進行更為細致的管理。
術業有專攻無疑是最好的出路。
南雁看著蕪湖那邊遞過來的方案,始終沒有簽字。
實際上蕪湖無線電廠的轉變,涉及到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
國企改制。
當然,無線電廠的積極求變,是為了能夠更好更方便的管理。
和日後的國企臃腫冗崗冗員工作效率低下還不是一回事。
但國企改制……
南雁想起了成為棄子的共和國長子。
又有誰能夠想到,不過十年時間,東北的地位就再也不複往日呢。
這件事她目前還管不著。
只是看著如今蕪湖無線電廠的調整,她總覺得這或許可以成為一個範例。
新廠區的建設還是圍繞著老廠區,産業叢集。
半導體産業要學會抱團,這是從矽谷學到的東西。
而且産業叢集也便於物流運輸,能極大地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