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帛動人心不假,但赫爾曼·希克斯也不至於不給第一任妻子兒女留下遺産。
說到底,是動了貪婪之心。
誰會嫌錢多呢。
“那你打算怎麼辦?”
“愛鬧鬧去。”南雁壓根沒打算給這事眼神,“希克斯死的時候,身邊是舊日鄰居加爾文家族的人,加爾文家族家大業大,相信在處理這種事情上不會太笨拙。我跟加爾文家的小公子科迪有些來往,他會幫忙處理這事的。”
科迪·加爾文和賀蘭山可是好友,當初還特意飛到首都來看望的那種關系。
怎麼可能不幫朋友爭取呢?
赫爾曼·希克斯的遺囑到底什麼個情況,南雁不太瞭解。
但她對科迪十分信任。
“你倒是心大。”於主任拿出一份檔案來,“我得到的訊息,大概是這麼安排的。”
赫爾曼·希克斯是妥妥的知識創造財富的例子。
擁有諸多專利的人,有著不少公司的股權。
單是這些股權,每年都能給他帶來上百萬的分紅。
赫爾曼·希克斯並沒有將股權留給子女和兩任妻子,而是委託給了科迪·加爾文,讓他成立一個基金。
這個基金的主要收入是專利費用以及技術入股的公司分紅。
用處嘛,一分為二,資助一些學生念書,另外則是資助一些科研工作者。
具體的細則沒寫,想來是由科迪·加爾文來安排。
相較於專利和公司分紅的長期收益,赫爾曼·希克斯還有一些儲蓄以及幾套房産、幾輛汽車。
房産和車子都留給了第一任妻子及其兒女。
生前僅剩的那些儲蓄則是一分為二的留給兩任妻子。
對比德國籍的妻子家族龐大,這麼一均分,顯得賀紅棉母子得到的遺産格外的多。
這給南雁整不會了。
“沒說留下多少儲蓄?”
能夠讓第一任妻子一家告上法庭,南雁覺得這筆錢的數目應該不小。
難道比之前的五百萬還要多?
這是不是太有錢了點。
“你不是跟那個小加爾文先生很熟嗎?打電話問問不就知道了。”
“打聽這個多不合適啊。”南雁還要臉,雖然她已經在盤算著這筆錢該怎麼用。
告狀也懶得告了。
南雁彙報完工作打算離開。
於主任喊住了她,“最近還有什麼工作安排?”
“還沒安排好,您有什麼吩咐?”
“說得像是你會聽話似的。”於主任沒好氣的說了句,“最近就別四處跑了,老實待在首都。”
南雁一下子就明白這言外之意,留在首都刷臉,關鍵時刻給自己拉上一票,為明年做準備。
“照您這麼說,我該沒事就去辦公廳那邊作報告。”
但這樣有用嗎?
“該我的跑不了,不該我的我也不強求。”南雁笑著說道:“我現在也才三十二歲,機會多得是,不在乎這一次。”
真的不在乎嗎?
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