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我們可以再打聽下,要是能辦得成固然好,萬一辦不成事呢?”
松下由美子的提議讓松下次郎稍稍愣怔,有幾秒鐘這才說道:“好,按你說的來辦。”
日方的代表團已經回國大部分,只留下松下次郎和另外兩個人。
第二天,松下次郎帶著兩個助手再去上海光學儀器廠。
薛冬臨神色冷淡,一副不願意多搭理他的模樣,“別以為找到上面的人就能成,儀器廠是我花費了半輩子的心血弄起來的,不是領導的私産,有本事你讓她把我調走!”
助手們察覺到什麼,連忙出去打聽這才知道。
原本叫停的合作又重啟談判。
四機部那邊似乎有意達成合作。
但具體如何,還得再看日方的誠意。
誠意。
這場戲佈局至此,松下次郎哪能不明白,這是那個中國女人的手段。
不惜破壞第一秘書的名聲,促成他的工作。
他是為了妻子兒女,高南雁是為了什麼?
錢?
她真要是在乎錢,離開政府部門去企業能賺到更多。
唯一能驅使她這般做的,只有一個理由。
國家利益。
對他而言,妻子兒女家庭第一重要。
對她而言,國家利益才是放在首位的東西。
都是最重要的東西,或許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這麼一瞬間,松下次郎有了那麼一點的欽佩。
提到那個名字,不再是“不擇手段”這麼幾個字。
……
年關到來之際,計委這邊組織各部門,對過去一年工作進行總結,同時提出了新一年的工作計劃。
工業部這邊部門多了些,相關部門的會議保密進行。
四機部這邊則是和化工部等部門一起。
南雁代表四機部這邊與會,彙報了過去一年的工作,除此之外又特意提到了與國外的合作,“……和日本的合作一波三折,相信我們也可以藉著這個機會,提升國産鏡頭的品質和技術含量,真正完成産線的升級。”
計委這邊的領導聽到這話敲了敲桌面,“我怎麼聽說,上海儀器廠跟日本的談判原本都破裂了,南雁同志你之前好像不同意這次合作,怎麼又忽然間轉變了口風,這其中發生了什麼事?”
“合作這事,成功失敗就看條件,日本給錢給技術又提供技術人員,何況後面還有訂單,拉鋸戰了一年得到這些東西,我覺得是時候達成合作。”
說話的是計委最年輕的副主任,今年五十二歲,姓陳。
“這麼說,這次合作原本就在你預料之中?”
“不能說百分百的計劃中,但如今還在控制中。”
陳副主任聽到這話笑了起來,指著其他作彙報的部委領導道:“你們是得學學高南雁同志,瞧瞧人家,初生牛犢不怕虎。”
這話是誇人,但又帶著幾分別樣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