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被美國人重金請來的專家,然而德國人的身份讓他和本土的美國專家格格不入。
盡管美國是一個大熔爐。
但有人的地方總免不了勾心鬥角爭強鬥狠。
學術界也不例外,不然怎麼會有學閥的存在呢?
赫爾曼·希克斯並非學閥,他皆盡可能的降低自己的影響力。
但事與願違。
微微的鼾聲讓賀蘭山回過神來,看著神色間帶著微微疲憊的人,他揉了揉南雁的眉頭,“會如願的。”
這不只是南雁的願望,也是國家的需要。
自己怎麼可能不幫忙呢?
何況,是眼下這麼好的機會。
在賀紅棉到來前,赫爾曼·希克斯其實已經在想法子來推動加州那邊與清華的相關合作。
不管他再怎麼低調,在加州生活三十多年,也足夠讓他積攢大票的人脈。
他所提案的學科互動建設,本身也得到學校和美國政府的支援。
本世紀三四十年代,加州理工學院曾經有過一位天才的中國留學生,而這位留學生能抵得上五個美國海軍陸戰師。
盡管高校的背後隨處可見政府的身影,但網羅天下英才教育之的理念也並非完全的空話。
加州理工學院頗是贊成,說不定再發現另一位錢呢?
真要是找得到,那說什麼也要把他留在美國。
如果沒有倒也無所謂,對學校而言也沒有太多的損失。
畢竟政府方面對此也是贊成態度。
一方面是順應兩國科教人文密切交流的大勢,另一方面未嘗沒有那些不足為人道的私心。
總之各方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倒是讓想要透過這一舉動,為前妻和兒子謀劃的赫爾曼·希克斯如了願。
這位科學家也並沒有著急開口。
而是選擇在見到前妻後再給出答案。
只不過對赫爾曼·希克斯來說,再精明的算計卻也有失算的時候。
尤其是在看到賀紅棉之後。
德裔科學家看著依舊年輕風姿綽約的前妻,忽然間有些懊惱,或許他之前應該去找理發師為自己稍稍整理下。
這樣一來他也就沒那麼蒼老了。
在看到賀紅棉之前,赫爾曼想了很多,該如何開口,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歉意。
然而一切的一切,在看到她本人後都拋之腦後了。
賀紅棉倒是格外的平靜,她很滿意現在的生活,盡管不如之前富裕但遠比過去充實。
不需要再圍繞著家庭兜兜轉轉,這對賀紅棉而言,是天大的喜訊。
盡管再度看到這個自己曾經愛了三十年的男人時,她也忍不住感慨道:“你老了,赫爾曼。”
作者有話說:
今天早點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