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這麼大,誰都可以的。”
邵楠楠連忙去找了本書來看,餘光瞧到南雁垂首在那裡看書翻譯,她也認真起來。
好不容易抓住的機會,可不能這麼三心二意的。
週末,陪同南雁去書店的人換成了邵楠楠。
吳孝鋼陪著孩子來書店看書時,瞧到這一幕心中感慨萬千。
雖說年輕漂亮的女同志看著也挺賞心悅目的,但想起那去了美國還沒回來音訊的孫廠長。
這心裡頭總覺得有點缺。
也不知道什麼缺。
五一國際勞動節後,化肥廠的新廠區建設已經全部結束,包括生産線除錯。
正式投産的第二天。
吳孝鋼拿著兩個從美國那邊寄過來的包裹。
“這次不知道怎麼是兩個。”
但還挺奇怪,兩個寄件人他都不認識。
都是外國人的名字。
南雁倒是認識一個,之前她問賀蘭山那個藥是什麼,然後打電話給褚懷良,讓他幫忙弄點。
其中一份是褚懷良寄來的。
至於第二份,拆開看到一模一樣的藥片。
南雁想了想,跟無線電廠那邊打了個電話。
彷彿一下子被人抓住了把柄,賀蘭山的聲音都有些侷促,“我讓朋友幫忙寄的。”
“你能聯絡到美國?”
“和首都那邊打了個電話,拜託他們跟我朋友說。”
南雁反應過來,賀蘭山又不是傻子,當然明白曲線救國這個道理。
“我收到了,謝謝。”
“不客氣,注意照顧好身體。”
南雁的嗓子不是很好,平日裡要多喝水,說話多了就容易疼。
而且現在也不怎麼能吃辣。
一場重病雖然痊癒,但留給她的小毛病還挺多。
不過,她已經足夠幸運。
結束通話電話,南雁看著這十來瓶藥片。
還好一瓶也就一百粒,吃個三五年的不成問題。
她把藥收到抽屜裡,又看到了那個醜萌的小鴨子。
南雁戳了戳小鴨子的腦袋,笑著忙活起來。
五月中旬,季長青拉著南雁下鄉去視察。
他們的蔬菜大棚進度稍微有些慢,不過在大鵝飼養基地,還有魚塘蝦塘倒是都熱鬧得很。
就是如果這些大鵝不擰人,那將會更好不過。
大鵝的生長週期稍微慢了點,不過吃好喝好的這些家禽,羽毛十分的漂亮,在陽光下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