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蔬菜大棚的倡議是誰提出的?這不是鬧著玩嘛,全國人民到現在還有沒填飽肚子的,咱們要做的是盡可能的增加糧食産量,先吃飽再吃好,蔬菜大棚就是為了冬天添些蔬菜,這是吃飽了撐得吧。”
率先發難的委員引得一陣贊同。
與會的農業局局長臉上窘迫,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都去種蔬菜大棚了,糧食作物的種植怎麼辦?這豈不是買櫝還珠?老李你也是個穩重的,怎麼會提出這麼不靠譜的建議。”
農業局的李局長聞言遲疑了下,“這……”
“這是我提出來的。”季長青看向眾人,“真的有這麼不靠譜嗎?”
適才還義正詞嚴的委員沒想到季長青會出頭,神色多少還有些不好看。
“長青同志提出這個建議,未免太草率了些,咱們滄城的鹽堿地佔比高,糧食作物産量都不算特別高,如果再撥出土地去種這些蔬菜,那往後這糧站怕不是得年年來咱們地委哭訴委屈。”
“誰說咱們滄城鹽堿地佔比高?”
季長青的反問讓那委員一愣,“不,不是嗎?”
李局長被看了眼,小聲的解釋起來,“雖然城區北郊鹽堿地多,但是整個滄城地區的土地質量還算不錯,鹽堿地佔比不到8,這類地區,是想著進行魚蝦類養殖,開設魚蝦加工廠。”
地委會議上一陣尷尬。
“至於種植蔬菜,進行蔬菜大棚的發展,也是為了響應中央發出的倡導,想要豐富老百姓冬季的菜籃子,不再是土豆白菜蘿蔔老三樣。北方天氣冷,冬天幾乎不能種植蔬菜作物,根據衛計委去年發布的資料來看,冬季老三樣蔬菜雖然解決了溫飽問題,但營養單一,所以有必要進行冬季蔬菜的栽培。”
越說越是大膽的李局長聲音也都流暢了許多,侃侃而談。
等著他口幹舌燥時,這才意識到,自己說的有點多。
但說出來總歸是暢快的。
他們農業局可不是瞎搞,自己這個農業局長不比地委的這些委員懂種植懂糧食蔬菜?
“辛苦了。”季長青神色溫和,但轉過頭去就又是另一副面孔,“怎麼,還有什麼異議,可以讓李局給大家詳盡的解釋。”
中央指示精神,技術上的問題,甚至滄城糧食提産後,可以進行多樣化種植的可行性分析都應有盡有。
張口就來的鹽堿地多,糧食總産量減産就變得格外滑稽。
“這事,是不是要跟省裡彙報?”
季長青笑了下,“本地經濟發展的一些小事都要跟省裡彙報,那還要我們這些幹部做什麼?國家養著吃白飯?”
他這話說的著實難聽,讓地委幾個委員神色都不太好。
“我瞧這個蔬菜大棚可以試著搞一下,多做嘗試總歸是沒錯的,咱們也是在中央的指示下搞發展嘛。”
有人有異議,也有人和稀泥。
不過這事最終還是定了下來。
農業局這邊鬆了口氣,不知道怎麼就這麼大的陣仗,難道自己搞這個還真是大逆不道?
他想了想,尋思著回到局裡把這結果告訴南雁。
人家幫忙出謀劃策,自己怎麼都該說一聲才是。
不過電話打過去,沒人接。
李局長十分麗嘉好奇,這是怎麼了,咋還沒人接電話呢?
南雁看著消停下來的電話,目光再度落到辦公桌上。
那裡放著一個略有些花哨的盒子,裡面是一件生日禮物。
禮物都不見得特別貴重,是一套今年七月剛出版的機械工程方面的書。
但送禮物的人卻特殊的很。
落款是孫時景。
作者有話說:
遲到的二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