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也去參加高考,但沒考上。
程明?
這個名字讓南雁思忖片刻,這才想起了程明到底是何方神聖。
她倒是忘了,這個曾經被原身愛慕過的白衣知青。
不過依照程明的出身,能參加考試就已經挺難得的。
畢竟他家裡頭成分不太好。
過去很長時間都沒聽說過這個名字,南雁還以為程明的姑姑把他給弄走了呢,原來還在鄉下待著呀。
她也沒太留意,又遠端關注了下滄城學院的招生情況。
算是把心放到了肚子裡。
招生順利。
原本的招生名額不足百人,而南雁改變主意後,招生數量翻了一倍,小二百人。
其實滄城學院容納這些學生綽綽有餘。
就是郭長城再去省裡頭開會的時候,被狠狠埋汰了幾句,“不是說寧缺毋濫,初次招生怕教不好這些學生嗎?萬一學的不好,將來出了事,藥品那可是影響千家萬戶呀。”
曾經郭長城說的話又被戚廳長稍加改動拿了出來。
咱們郭局長振振有詞,“能參加高考,從那麼多高校中選擇咱們滄城學院,這就證明學生有眼光有魄力,也有潛力,這樣的學生咱們缺的很。雖說咱們是初次招生沒啥經驗,但是你看這些知青工人考不上也得再繼續工作學習,環境還不如咱們學校呢。”
“再說了,學生的基礎都大差不差,最優秀的那一波也跟咱們無緣,但進入大學校門的也不會太差,這些學生要教不好,那就是咱學校的責任,那滄城學院早早關門得了,也別誤人子弟。”
總之,這道理全都在他這邊,怎麼說都有道理。
省教育廳也就是嘴上說兩句,能多錄取學生當然好,這是為國家培養人才嘛。
何況報考滄城學院的人還真不少,其中也不乏高分,真要是因為招生人數讓這些學生沒書念,那他們可真是罪過大了去了。
招生工作的事情在八月下旬告一段落,而等到新生入學後,南雁還在東北這邊忙活。
等她回到滄城,已經是國慶節後的事情了。
“國慶節前孫廠長還過來問,說您這躲清閑要躲到什麼時候。”吳孝鋼覺得好像也有點道理,滄城學院招生入學,這事本來是自家領導發起的,結果到了關鍵時候人又跑的不見蹤影。
事情落到了孫時景頭上,可不是有點小怨言嘛。
“辛苦你們了,我給你們帶了禮物,另外這個……算了,我回頭親自給他送過去。”
南雁原本想著自己讓吳孝鋼送過去就行,又覺得孫時景那張嘴少不了刺人兩句。
還是別讓她的辦公室主任遭罪了。
吳孝鋼拿著東西分發下去,不外乎是一些糖果餅幹。
不貴重,領導的心意,辦公樓這邊圖個熱鬧而已。
不過孫廠長那份禮物好像不太一樣,用油紙包裹著,看著分量還挺足。
也不知道是什麼。
吳孝鋼無緣知道,畢竟有些事情領導是真不跟他說。
下午的時候南雁去了趟地委,跟著季長青去了趟滄城學院。
“我在想,等再過些年,咱們這招生人數多了,這校園怕是都不夠用。”
南雁笑了起來,“那就回頭再擴建嘛。”
大學擴建還是日後的事情,反正學校周圍倒是不缺空閑的土地,南雁打算回頭再研究下週圍,做好規劃。
長遠的規劃。
季長青覺得這是得考慮,或許就是三五年的事情,畢竟學校每年都要招生,人數這麼一翻倍……
咱們的陣營又擴大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