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如想想接下來的事情。
一共十七個專案。
換句話說,中央至少要任命十七個負責人。
這些分散在各地的負責人,有的只是負責施工建設,有的則是從施工到後期生産一把抓。
當然中間不排除會換人的可能性。
她跟其他人也不熟呀,甚至不知道都有誰。
好像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當然,在此之前也有工作要做。
滄城化肥廠,五個字中透著無限玄機,她得先把這五個字給研究透徹才行。
拿出證明,南雁帶著段瑩瑩辦理了入住。
她是來的最早的那位,起碼從招待所的服務員那裡得到了這麼個訊息。
南雁思考了下,給外貿部的孫副部打電話。
孫副部人不在首都,去了上海那邊。
不過走之前留下了話,讓南雁別著急,慢慢來。
六個字的囑託似乎別有深意,南雁想了想,撓頭的時候抓下來好些根頭發。
“師傅你怎麼了?”
段瑩瑩覺得師傅不太對勁,過去多樂觀一人啊,怎麼現在來到首都才兩天就長籲短嘆起來了。
“師傅是不是想家了?”
“你想家了吧?”
段瑩瑩小小的點頭,“有點。”
南雁揉了揉那腦袋瓜,“回頭有機會你回去看看。我沒事,就是有些犯愁。”
看著手指縫裡的頭發,她真是愁得慌。
掉頭發嚴重啊,自己最近狀態不對。
哪怕是自覺地把自己排除在外,但還是受到了影響。
之前監督食品廠施工建設還要盯著幾個車間,也沒這麼瘋狂的掉頭發。
她可不想成為禿頭星人呀。
其他人過來還得需要點時間,南雁決定主動出擊,她要帶著段瑩瑩去書店裡看書。
首都的書店和小城市的書店到底不一樣,過去孫副部經常會寄一些新出來的外國期刊雜志給她,偶爾還會有一些報紙。
南雁就靠這個緊跟世界潮流。
應該說勉強算是跟上了隊伍,畢竟人家不想給你看的,壓根就看不到嘛。
國外學術圈也不是什麼開放空間,學閥一樣比比皆是,技術壁壘、技術封鎖人家玩得可比國內溜多了。
湊合著看吧。
南雁跟招待所的前臺說了聲,帶著小徒弟去新華書店。
書店很大,段瑩瑩好奇的打量著一切,看到那些紙墨味道,只覺得自己像是在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