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把人手組織起來,這個日工作量其實也不算大。
鐘廠長擔心別的,“這鴨絨夠用嗎?”
雖說今年陵縣大大小小的公社都在養鴨子,但一隻鴨才有多少鴨絨呀。
只怕不夠用。
“問題不大,這些訂單要求的含絨量差不多在60左右,還有將近40的空間可以用鴨毛來替代呢。實在不行就再去外地收一些鴨絨鴨毛嘛。”
南雁有算過這筆經濟賬。
這一萬兩千張鴨絨被的訂單,其中三分之二是充絨1000g的那種,剩下半對半的充絨量分別是1500g和2000g。
要求是鴨絨含量不低於60,那就按照65來算。
那麼需要的鴨絨數量為975kg。
一隻鴨的鴨絨産量在68g之間,按照6g來計算的話,也就是說這些鴨絨需要一百六十萬只鴨子來提供。
鐘廠長愣了下,“這麼多?”
“是啊,你要說陵縣有那麼多鴨子嗎?還真沒有。不過咱們飼養的鴨子多是肉鴨,差不多兩個月就能出欄,所以完全沒問題。”
實在不行就去外地收嘛。
陵縣是從去年才開始養鴨的,但是偌大的中國,養鴨場總是有一些的。
還能找不到足夠的鴨子?
“訂單數量倒不是亂接的,我們有計算過能接多少。”褚懷良這次說話倒是沒被懟。
“那成,就是那邊要搞這個,最近你怕是要辛苦點。”
“還行。”南雁笑了起來,有錢嘛,倒也不怕。
這一萬二千條鴨絨被的訂單背後是八十多萬英鎊,兌換成人民幣是二百多萬萬。
哪怕對方目前只支付了20的定金,也有四十多萬啊。
四十多萬塊是個天文數字。
即便是見過大錢的褚懷良也不得不承認,這些大訂單十分有吸引力。
畢竟過去幾年,制藥廠每年能夠留存的錢也就十幾二十萬。
何況鴨絨被的利潤空間大。
讓公社來搞這個最合適。
掙來的錢完全可以購置農機裝置,這樣一來機器可以取代人力,公社的女人們從繁忙的農活中解放出來,完全可以養活自己甚至家庭,順帶著還完成了中央早前的預期——
集體生産機械化作業。
國家為什麼搞生産合作社?不就是想要把原本零散的農田集中起來,想著依託農機器械完成大規模作業,節省勞動力嗎?
只是有些事情就這樣,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公社起來了,但配備到公社具體到各個生産隊的拖拉機、收割機卻遲遲無法到位。
再美好的規劃也只能是空談。
但現在,紅武公社走到了正確的道路上!
這次去省城,就跟農機廠那邊談了這方面的事情。
等下褚懷良也要過去跟公社那邊說這事。
有自己做個見證,省得回頭別人再閑言碎語說他們的總工。
鐘廠長粗粗計算了下,“那成,要是有什麼麻煩就跟廠裡說,到時候咱們一起想辦法,你這幾天先回去忙,也別讓小姚來回跑了,先忙活完這幾天再說。”